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145.pdf/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詩有曰。平生所聞陳汀州。蝗不入境年屢豐。其稱賞如此。自右史擢中書舍人。管伴高麗。使坐為通表。乞賜書籍出守廬州。除龍圖閣待制。移杭。

江。寜。陳。頴昌。四郡。徽宗即位。召為兵部侍郎。上言守臣監司當乆其任。又言散青苗以濟艱乏。其俵散官不當立賞格。上皆納之。未幾。以龍圖閣直

學士帥成都。徙長安。乞鄉郡。知福州尋卒。初軒未第之初。夜夢至一官府。若寺觀然。前有兩高門。門各有金書額。一曰左丞陳軒。一曰右丞黄履。其

後履官至右丞。軒但龍圖閣直學士。暮年謂諸子曰。吾白屋起家。平生不作欺心事。今位不副夢。嘗思其由。昔年守杭州。有達官怒一老兵。執送府

欲杖之。此兵年餘七十。法不應杖遂聴贖。俄達官折簡相責。不獲已。復呼入。亟命行决。即死於杖下。至今二十年。吾未嘗不以自咎也。違法徇情殺

人招譴。宜不登顯位。汝等戒之。方軒夢時。左右丞乃寄祿官。後始以為執政。豈法令變更。幽冥中亦已預知耶。時建陽士大夫年逾八帙者九人。曰

傳朝請者。鎔。字範民八十七歲。曰王朝請者。名恕。字伯達。八十六歲。曰王承奉者。名侁。字顯公。八十五歲。曰姜承議者。名奎。字光明。曰劉承奉者。名

顔。字幾叔。曰陳奉議者。名夬。字剛中。各八十三歲。曰李奉議者。名飾。字元質。八十二歲。曰吕大夫者。名蒙。字蒙儒。八十六歲。曰吕奉議者。名乂。字仲

儀。八十歲。於是王朝請為倡。請效洛陽故事為九老會。相與作詩記東陽之盛。公亦年八十。聞之移書願預。且乞更名十老。會後竟不歸。願弗克遂云。

陳覺民氏族類藁覺民。字達野。仙游柘山人。登進士第。元祐間。東坡知杭州。舉應制科。歷知建州泉州福建運判提刑。改廣

東提刑。知廣州。所至有風力。兩為鄉部使者。凡過郡邑。非公事。未嘗與僚屬妄交一談。人甚憚之。嘗過武夷題詩云。昇真洞口接天門。靈草丹桃日

日春。聴說列仙來瑞世。三朝德業在斯民。章聖出自武夷。事見楊大年家集。神考哲廟。亦皆武夷真君應世。故有三朝德業之句。武夷真君應世之

異。士夫鮮有知之者。故表而出之

陳衍宋史宦官傳衍。開封人。以内侍給事殿庭。累官供備庫。使。梁惟簡薦諸宣仁皇后。王管高韓王宅。領御藥院内東門司。宣仁

山陵為按行使。俄以左藏。使文州刺史。出真定路都監御史。來之邵。張商英劾其交通。貶徙珠崖。章惇起獄誣。元祐諸老大臣云。結衍輩以謀廢立。

鍜煉無所得安。惇蔡京乃奏衍疏隔兩宫。斥隨龍内侍十餘人于外。以翦除主人腹心羽翼。意在動摇。大逆不道。乃詔處死。令廣西轉運使莅其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