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525.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斷然圖之。而不日成之。以徇其民之願欲。則侯之中所存。與其所操執者天下之事。何徃而不可爲哉。某方卜居郡郊。見其民之喜。而嘉其事之能

立也。因爲之書。人門周禮天官。掌舍無宫。則共人門。注。謂王行有所逢遇往觀。觀陳列周衛。則立長大之人以表門。淮南子周文王

作人門。言以玉飾也。事物紀原沈括筆談曰。周禮天官掌舍無宫。則供人門。今謂之殿門。夫武官極天下長人之選。上御前殿。則執鉞立于紫宸門

下。行幸則爲禁圍。行于仗門之前。今俗謂爲鎮殿將軍者也。盖始于古人門𢖍門事物紀原宫殿行幸。有𢖍門十人。選武力絶倫

者爲之。上御殿則執檛。東西對立殿前。亦古虎賁之類也。虎賁。盖周制。見周官也。和門周禮大司馬。中夏教茇舎。帥以門名。注。以

門名者。所被徽識。如其在門所植者也。古者軍。将盖爲營治於國門。魯有東門襄仲。宋有桐門右師。皆上卿爲軍將者也。中冬教大閲。遂以狩。田以

旌爲左右和之門。羣吏各帥其車徒以叙和出。注。軍門曰和。今謂之壘門。立兩旌以爲之。叙和出。用次第出和門也。左右或出而左。或出而右。有司

平之。鄉師居門。正其出入之行列也。正義師堯在和。故曰和門。漢時軍壘爲門。名曰壘門。王應鱗玉海。司馬法。殷誓於軍門之外。欲民先意以待事。

 漢中壘校尉掌北軍壘門。周亞夫傳。有軍門都尉璧門士。虎賁氏守王閑。注梐枑爲周衛。司戈盾及舎設藩盾。土方氏王巡。守則植王舎。

旌門周禮春官司常會同賓客。置旌門。注。賓客朝覲宗遇。王乘金路。掌舎職曰爲帷宫。設旌門。司農云。王行晝止。則植旌以爲門。唐

書儀衛志大和初。有司奏命將征討有大功獻俘馘。樂作。至御樓前。陳兵仗于旌門外二十步。樂工部行。兵部尚書介胄執鉞于旌門前導。協律郎

執麾門外分導。奏樂畢大常卿退樂工立于旌門外引俘馘入獻及稱賀俘囚出。乃退宋文帝二十五年。大蒐於宣武場。設行宫殿便坐於武賬岡。

設王公百官便坐慢省如常儀。設南北左右四行旌門建護旗以表護軍。戟門儀門朱子語續録因論戟古人戰爭

出入部。從用之。今只置之於門。唐時私家得用戟。如官幾品。得用幾戟。洛陽志河南戟門 儀制令。河南府門十四戟。其戟幡有破壞者。五年一易。

蘇州府志戟門紹興元年胡松年建。榜以平江軍額。徐琛書。清漳志漳州戟門在儀門之内。坐北向南。與簽㕔相對門有三。中列戟。太守出入由之。

又龍溪縣紹興庚戌修學記云。新作三門立戟。則知前此未有戟門也。番陽志戟門在儀門之北。令史定之即舊址崇廣之莆陽志戟門在譙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