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525.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西東向。紹興九年。知事孫藎重建儀門。亦曰戟門。咸平六年。知軍事司門員外郎胡允升始請于朝。賜戟十枝。東西兩夾門循廡而上。進士陳高

爲之記。天子以降。門之左右必建以戟。戟者古制。其來亦乆。唐天實六年。復改儀式。廟社宫門二十四。東宫十八。一品十六。嗣王。郡王。上柱圖。帶職

事二品。及京兆。河南。太原尹。大都督。十四。節度。使。上都護。十二。舉天下州郡。十爲定制。興化軍先𨽾温陵爲劇邑。屬陳帥臣妾。朝廷始改焉。凡未典

是軍者。連七八公。謹奉詔條。已而罷去。未有一者。少能興致徵茫之事。使人畧識古先立州郡軍監之次第。咸平五年。司門外郎胡公。自盧陵守。移

任軍壘不逾月。且謂戟者。正其閥事。或曰。軍監豈俾於州郡邪。又下不請而上無命。公由是飛章聞諸天子。越明年春。朝廷按州郡之數。制作備具。

驛傳而來。公率官吏將校出南門以迎。即時立門之左右。先是門僚吏賓客。工役衆庶之輩。皆雜然進往。公初來。即郡東偏之門。其西則舊有存焉。

以拱仰夾輔中之宏大。今列戟者。僚吏賓客。工役衆庶之輩。進退徃來。知所區别。軍有戟。國朝之新典。四方未間。曰軍監者。遍而有之。非公實聲極

望。殊政異績。則不獲是命。民之有知者。相與而賀天子壯太我東南之俗。而公光揚我父母之邦云。紹興九年。知軍孫藎重建。有鄉貢進士林洎美

記三山志福州府有大都督府門。唐武德八年。州始升爲都督府。上元二年創門。梁貞明六年。升爲大都督。錢氏歸朝。凢僞世門額悉廢毁。惟威武

軍。與大都督門仍舊。慶曆八年。成郎中戬修。有潮陽。從事丘濬爲記云。蔡公時方欲新之。俄詔爲本路轉運。使。成公至。以是年六月始事。九月告成。

舊額。蔡正言襄書。紹興七年南市火。拆以禳之。張待制致逺重書。列戟十有四。戟衣長一丈二尺。以朱白蒼黄玄爲次。謂之儀門。亦曰衙門。贛州府

志儀門五間。乾道壬辰。郡守洪邁重建。列戟二十四。由左右門入爲東西兩廡。門之外。左爲使院公使庫。元改爲經歷司架閣庫。右爲醋庫軍資庫。

無改爲推官𠫇事。永豐庫今左爲通衢。爲知事衙。推官衙。同知衙。中爲知府衙。右爲經歷司。後爲經歷衙。通判衙。又其後爲照磨衙居中。吏舎居兩

邊。吉州志郡學有儀門。列戟二十有四。有大觀元年御製八行八刑碑。及隆祐皇太后詔答進士請駐蹕碑。瑞州志儀門列戟十二。臨汀志儀門在

譙樓之内。翼以兩廊。左廊樓曰東架閣。使院門在其下。右廊樓曰西架閣。州院在其後。郡守李公華重剙。武陵續志府治儀門。舊基湫隘。寳祐元年。

郡守揚監丞重建。漳州志儀門。在皷門内之左。入門南北兩廊。其南僉𠫇酒庫列焉。其北爲戟門。僉𠫇舊在設𠫇前之西廊。守方淙以其地增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