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525.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十二角。建炎二年江待制常約束云。昏時吹角八人。各二十六聲爲三叠。撾鼓八人。角聲止。乃各撾鼓十爲三通。凡三角三鼓而畢。四更三照及

申刻。各吹角三叠爲小引。更點說云更以鼓。點以鉦。今鉦間欽識云。梁開年五年。幾次辛未七月壬午朔。十三日甲辰。造。重百一十斤。所謂問王點

即此。下爲亭以翼之。左宣詔。右班春内府廊三十五楹。時無給事絳移南都。代者未至時建。宋清江三孔集雙門詩 崔嵬城闕倚雲端。萬里天風

襟袖間。更有清凉無限意。坐看飛雨出南山。鄭俠西塘集權府黄叔粲朝奉雙門落成之會。有感而作。 鳳管鸞絲徹太清。雙門今日落功成。一

州壯觀新樓好。千里欣歡太守名。已見聲華逾綵絢。更期中外倚端平。祥風瑞雨年年事。海角天涯似此城。提點蔡希遽詩新建雙門奉呈知府郎

中 巍雉雲叢十萬家。臺門新築更豪華。春籠碧瓦浮佳氣。日上朱欄奪絳霞。衆水迴環來衛府。千峯朝挹自排衙。吾州形勝今如此。文物彬彬正

嘉。學門武陵續志府學門。先是更華不常。紹定六年。教授趙汝抑移門西向。因門爲樓。俯瞰沅江。其說取坤申長生水之祥。鼎士

自開禧吳彭老擢第之後。累舉多不利於科。至是有王在周轔同賜端平乙未第。自此科不乏人。由比年士風之盛。與地靈適相符合故也。講堂後

直舍扁曰潔矩。嘉熙間教授潘凱立。提刑董槐書。瑞陽志筠州學門記治平三年。高安郡始應詔立學宫。曾南豐所謂州之東南亢爽之地者。今

皇華館蓋其處也。其後徙于水南。而邦人皆不以爲宜。則又徙於州治之西。鳳山之翼蓋五十餘年矣。然其左則城隍祠。而官廪介於兩間。門徑卑

狹。徃來觀聽或病焉開禧乙丑。教授金華何君逵實來。善於其職。學之政。大小必舉。謂廟學雖修而門不稱。欲闢而大之。鳩工飭材。度爲屋六楹。層

檐三成。瓦木之工既立。而何君去。嚴陵方君秘繼之不懈益勤繕飭。户牖塗墍丹雘。纖悉備具。又增築基階。使内外高下相稱。爲室兩翼。經籍祭器

藏焉。雄麗宏敞。挹江山勝勢。登望軒豁。意陵風烟。非獨閈閎有所表顯而已。蓋經始於丁亥之冬。落成於戊子之十二月。吾州之士繪圖以來屬予

記。夫宫室有制。非以崇侈相尚。今之世教有三。佛老子之居。凡所規創。惟其力之所及。禮或過矣。而莫之禁。其於風厲表勸之道蔑如也。若夫國家

尊祀先聖。建立學校之意。則異於是。蓋將使天下之人知所崇向。陶染化習以底於平治。所以顯設藩飭。稽合古制。名號等數同於王者。其門三之。

豈苟然而已哉。何方二君知其職之所務。開導誘掖。孜孜不倦。教養之事至矣。而其餘力又足以及此。使凡出入乎是者起敬起慕思其所當爲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