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525.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勤其所未至。推二君之意亦逺矣。予既觀其圖而想見其處。幸他日乞身以歸謁于廟學。從邦人士友語其顛末。相勉以無負二君之意。而先書其

大槩使刻之。都梁志陳縝撰改建學外門記 學設重門。所以嚴限域。壯觀瞻。使學者所居邃然。不與事物交際。專意詩書。益自貴重。其出入乎其

間。經歷乎其外者又如此。爲國家教育之地。俊造所聚。禮義由出。歛躬肅容。懷敬慕而毋敢慢。則其於規模制度。有不可得而庳陋亦明矣。武岡自

移新學四十七載。外門凢三易。其始居學之左偏東向。臨譙門之路。與中門相距不能數步。紹興丁丑。大守建安劉公韞始易之梁谿而南。與舊址

夾谿相望爲門。教官舊亦居谿南臨衢道。紹興壬午。朝廷省教官。有言於郡。敞其宇爲賈區。可以獲僦利者。自是群小鱗集。而學者昕夕徃來出其

傍。甚以爲病。淳熙乙未。旴江王公垂始逐去其已甚者。撤屋取道南出。立門于外。然向之僦居者尚雜處其中。檐卑巷隘。與民廬莫辨。今太守四明

林公祖洽下車。觀覧徘徊。嘆曰。都梁宻邇蠻徼。自昔爲控扼用武之地。今儒者日衆。數十年來。夷人向化。聞其豪右有買經教子者。豈非文德漸摩

之効。兹郡庠序。視他郡爲當經意。而門閭若此。何以示勸。且昔人創學。必擇形勝。揆陰陽以山川之秀。今層巒叠巘直聳其前。若與吾相周旋揖遜

者。而爲門乃與之參差不偶。加以頽垣敗甍爲之蔽障。是狐裘反衣之也。於是始議改創。又踰年而昔之雜處者皆它徙。遂盡得教官故居之地。東

西三十步。南北三之。平夷徑直。隙其前之十步横植三門。歸其餘地於門内。自外而望。其勢閎以深。由内而觀。其氣舒以達。山益奇。水益清。野緑天

碧。心目夷曠。直學校之偉觀。可以移氣體。澡精神。攄幽發粹而暢之乎事業者也。門自始作建成。邦人父老日夕來觀。歡喜感嘆。諸生合言於縝曰。

請志其事無以忘公德。縝謂公之可志者。不止乎此。昔魯僖公脩泮宫。詩人頌之。其序曰。頌僖公能修泮宫也。今考其詩。凡輪奐之美不與焉。所言

者載色載笑。不以勢自居也。順彼長道。不以賢自處也。而又敬明其德。以身先之。豈非所謂修泮宫者。不獨既其文邪。今公之爲政。其律身甚嚴。其

治民甚恕。其於學者禮以賓客。而誨其子弟。月上所校之藝。寸長必表。每因齋宿之次。循視几席。對酒談經。和氣充襲。使學者仰不知郡侯之尊。俯

不知布衣之賤。而惟知道之貴。於以作成。不其兩盡歟。諸生誠不忘公之德。其堅忠孝之心。究聖賢之學。毋輕儇敗類。毋墮窳廢業。毋出見紛華而

恱。毋使過吾門而不敢跼顧。如唐人所云。兹其爲報。不已稱乎。諸生咸曰唯。遂次而録之以告後人淳熈十二年。歲次乙巳。六月軍學教授陳缜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