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3525.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高爲貴。殆皋門之遺制歟。按唐節度。使入境州縣築節樓迎以鼓角。今遂以是名門。其數則節鎮十有二。列郡用十。著于甲令。視漏刻以警昏昕。

蓋一邦之耳目也。廣德爲軍。名隷江東。實鄰浙西。素號樂土。熙寧戊申。守臣朱壽昌大修譙門。紫微南豐曾公爲之記。六十年而毁。紹興甲子魏侯

安行始再營之。距慶元丁巳。復五十四年。枝傾補陋。不可以乆會承議郎曾侯桌。被命分符。有絶人之才。百廢具舉。謂萬乘行在。吳中郡迺近輔。華

麗嶕嶢。當應古義。適歲豐人和。鬻材僦工。興役於暮春。落成以季夏。輪奐之美。與創始均。其外兩亭。東以宣詔。西以頒春。其内兩樓。右曰

甲仗。前後映帶。粲然一新。觀者嘆服。侯以子與其世父原伯。先君仲躬。同朝相善也。不逺二千里。請記其事。惟南豐古文在前。婁謝不敢。而請益勤。

姑爲考衆說之異同。而識其歲月如此。慶元四年三月望日記。桂林郡志尹穡復譙門記事莫急於正其疑。莫善於因其俗。惟桂爲廣一道都會。

内之二十七州。與其縣之吏民。外則襟帶之蠻大小以百數。皆於是焉聴號令而取儀則。而府之治獨設。譙門而不有。乃旁爲别門。用以出入。又爲

樓於子城之西偏。朝夕鳴鼓傳示其上。兹豈事所當然者。蓋其相傳。不爾當有水火癘疫之應。是以前後來者。皆有畏懼牽束。以故譙門乆廢而不

果復。或復之未幾而即廢。紹興五年。詔以尚書隴西公來帥。既至。顧僚屬而言曰。兹門之可復。吾知之矣。疑不可以不正。而俗亦不可以不因。乃求之

父老。得舊所鑄鐵牛上爲土宿之像於城北福興之佛祠。沉翳莫顧。而考之圖志。不載其始所置立厭伏之由。說者以謂土爲鎮星。而桂殿西南實

占坤隅。若土與牛。皆坤德之類也。意其假是神物重器。以爲一方之鎮乎。遂命迎致。以禮安之。適有長沙黎新以易數知名。召使筮焉。遇觧之姤。

其繇云。是謂雨偕雷天乘風。難散而物章。事遇而窒通。利永於民。恩加乎公。請以立春甲子日復之吉。宜有雷霆風雨。是其兆矣。已而果然。惟桂之

俗。事神而信卜。今公之所以復兹門者以此。可謂於事能正其疑。而因其俗矣。故民始聞之甚疑以懼。相與竊竊議論。至謄其說以相驚動。終而聞

之。莫不歌舞頌公。謂公既正我以疑。而又惠我以俗。然則兹門之復。庶幾永乆而不廢無疑矣。咸請書之以告後之人。乃於是乎書。六年正月一日

魯郡尹穡記。岳陽志王樞重建譙門記聖天子厲精圖治。勤䘏民瘼。遴選天下牧守。皆賜覲臨遣。詢事考言。光寵其行以責其功。於是循良輩出。

治有異等者。遂盛於時乾道六年春。三山王伯時來镇岳陽。宣布中和。人則寧嘉。越明年夏。歲適大旱。此境流民。襁負來歸。公諗于衆曰。此州英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