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4909.pdf/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日之論。以見其未滿於毅如此。而取陳氏者。特一時之見。東爲定論也張丑爲質於燕。正曰丑見齊韓魏中山等策。與楚成王田嬰公仲張儀相涉

非惠王之世。燕王欲殺之走且出境。境吏得丑。丑曰。燕王所爲將殺我者。人有言我有寳珠也王欲得之。今我已亡之矣。而燕王不我信。今子且

致我我且言子之奪我殊而吞之燕王必當殺子。刳子腹刳。判也。及補曰姚本作友子之腸矣。夫欲得之君。不可說以利。吾要且死。子膓亦且寸絶。

境吏恐而赦之。補曰韓非子記字胥語楚邊候同此王喜惠王曾孫元十。赧王五十二年丁未燕王喜使栗腹以百金爲趙孝成王壽酒三日反

報曰。趙民其壯者皆死於長平。其孤未壯可伐也。王乃召昌國君樂間毅子補曰史毅奔趙後燕王復以其子樂間爲昌國君索𨼆云間記閑反

而問曰。何如對曰趙四達之國也。其民皆習於兵不可與戰王曰吾以倍攻之可乎曰不可口以三可乎曰不可王大怒左右皆以爲趙可伐。遽起

六十萬以攻趙。令栗腹以四十萬攻鄗。使慶秦補曰史作𡖖。秦本標後語作慶奉以二十萬攻代趙使廉頗以八萬遇栗腹於鄗使樂乘毅之族

以五萬遇慶秦於代燕人大敗樂間入趙燕記元年有正曰史在上喜四年徐既見下燕王以書且謝焉。曰。寡人不佞。不能奉順君意故君捐國

而去。則寡人之不肖明矣敢端。其願喘猶專。也願欲復用之而君不肯聽故使使者。陳愚意君誠論之語曰仁不輕絶智不輕怨君之於先王也世

之所明知也寡人望有非則君掩盖之有非而掩盖之王喜所古也不虞君之明罪之也虞猶國望有過則君教誨之。不虞君之明棄之也且寡人

之罪國人莫不知天下莫不聞君微出明怨言開雖無出之。趙以明有怨於我人亦知之以棄寡人寡人必有罪矣雖然恐君之未盡厚也諺曰。厚

者不毁人以自益也仁者不危人以要名補曰此當有也字姚本作以訛故掩人之邪者厚人之行也救人之過者仁者之道也世有掩寡人之邪

故寡人之過非君孰元作恐恐補曰字有惟一不心所姚同。望之今君厚受位於先王以成尊輕棄寡人以快心。則掩邪救過。難得於君矣且世有

薄而故厚施世雖薄我義反厚施之行有失而故惠用。行與我不合反患定任用之正曰有過失當棄。反順用之。今使寡人任不肖之罪任。猶貞

而君有失厚之累於爲君擇之也。擇其所處無所取之國之有封疆。補曰本此有構字姚同。家之有垣墻所以合好掩惡也。補曰惡如字室不能

相和出語鄰家未爲通計也公怨惡未見而明棄之未爲盡厚也。寡人雖不肖乎。未如殷紂之亂也君雖不得意乎。未如商容箕子之累也。然則不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