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5245.pdf/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遼州志驛傳除設立急遞鋪外自來不曾設置站驛 緫急遞鋪在城東門外街南三十步 東至閆壁村一鋪 王景村一鋪 牛家庄一鋪

武鄉嶺一鋪至遼州界黄巖鋪 南至譚村一鋪 鄧谷村一鋪 長寧村一鋪 東方村一鋪至武鄉界關曲鋪 北至東周村一鋪 五元村

一鋪 下紫塞一鋪 上紫塞一鋪 思歡村一鋪 老谷村一鋪 白壁村一鋪至太谷縣界馬陵關

壇壝 遼州志社稷壇在縣西偏北一里無祀鬼神壇在縣西北一里 風雲

雷雨山川壇在縣南一里  廟宇

遼州志文廟榆社縣城東門外街北 三皇廟榆社縣在城西北隅 城隍廟在榆社縣縣衙西街北圖經志大同寺。在縣東南外附城 崇聖寺。

在縣西北七十里禪隱山四山環抱寺左有泉涌出名道人泉太定二十七年立碑 張天羽崇聖寺碑記 武鄉之西北曰禪隱山之陽古寺曰

崇嚴宋嘉祐間改額曰崇聖。舊有石刻。斷壞字剥其由來無文可考但耆老宿德傳聞昔一客僧來自五臺過此投宿。嘆羡寺之形勝惟水不附近

艱於汲引。梯旦將行。徘徊寺之左以柱杖畫其地令人下揷取未盈尺其僧遽去。靈泉出焉主僧驚異稍加䟽鑿則涌如珠璣分流利用施無盡藏

自此一方雲氣增秀土脉多松從來所說迺文殊菩蕯顯化之迹也。向經兵火寺壞僧殘净行支持者亦不乏人至大定十五年出主雲江愍念乆

弊。自愧於中發願投誠重為脩建憑化道之感通。忘心力之勤悴。近者逺者樂施助工經之營之功增舊制正位釋迦佛大殿左右相對慈氏羅漢

殿法堂雲堂厨庫廊廡伽藍神位寮舍三間名手繪塑尊像聖衆威儀粧嚴。燦然其足續建東西二方丈始以乙未歲敬脩其願卒以丙午歲告成

厥功一紀之内興舊起廢中外雄壯為之鼎新向非主者行業周圓其孰能與於此或曰佛刹具體復作二方丈於意何哉江云寺本教院前後師

徒皆精進於經論吾有法姪鑒公自十有九歲上黨昭化寺請主講席學徒甚衆莫不服膺由是令聞已著每敷演之睱覧傳墱祖道頗有開覺故

游鄭圃叅普昭寳和尚目撃道存言下相契寳曰吾得人方便矣因留三數年間深入悟門嘗宻與群僚緇素之衆擬議云此佛門梁柱不可失也

其道駕師範有如此者又小師貞公亦該通圖覺等教復探𦣱宗乗之學一餠一鉢遐適諸方乆之道眼孤高。機鋒清峻因叅請南京法雲寧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