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5345.pdf/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科進士。歷中外。今位通顯。寓居淮泗間。至正二年五月一日。翰林學士。資善大夫。知制誥同修國史歐陽玄記。三陽志元何民先文廟石柱記

潮陽之地多石。故家巨室。寺觀廟宇。徃徃斵以為柱。闌檻礎磩末爾。而釋氏尤壯。獨文學鮮焉。匪吝也。力不贍也。予一日閲三陽志。因見宋有教授

趙崇郛。嘗以石為䡼門柱。此事更偉。竊有慕焉。遂與直學盧斌啇之。召匠計之。索直三千褚酬以二。猶不足。增五百焉。乃定議為石柱六。石闞三。

每柱左右長二丈有二尺。中稍加。議甫協。部使者劉公適至。祗謁先聖。慨禮殿扵制弗合。材且易蠹。問建幾何年。諸生前曰。此五虎陳侯之故𠫇也。

兵後造次。以故弗如制。公曰。盍更之。疇昔陳氏歌舞是間。而居大聖人。可乎。宜更之。由是罷前所計。而專意於其大者。會歲入不給。儒人石國珍等

自陳。願輸力焉。冀蠲役三歲。公義其請。下之府。府率而行之。下之學。僕既承命唯謹。掄材是務。直學盧斌得石柱于里中蔡氏。蔡君景。大官裔也。當

其盛時。建祠堂以奉祖考。柱斵以石。小大凡三十。大而圓者八。中而圓者四。小而方者十有八。今廢矣。有釋氏之徒。購以楮五千。蔡不售。乃悉以歸

諸學。盖其詩書之澤。道義之味。夐出流俗。猶古意也。予既得之。告于公。公大悅。命與之偕来。勞之杯酒温以仁言。且戒縣大夫免爾橋役。蔡亦訢然

無驕無悔學即輸費委盧斌募夫與匠及舟。壤之析之維之仆之推之輓之。車運于陸。舟載于川。勿亟勿徐。不趾而進。收置于庭。其勞且艱。可既言

哉。觀者嘖嘖驚羡。詎意事與願垂。纔兩月間。主議者去職。輸力者背盟。而勢渙矣。又越一年。而儒氓同役。紛紛莫止矣。雖欲為之。末由也已。嗟夫石

不負余。余其負石。豈廢興有數而猶有待乎。抑好事之難成也。予風夜以思。慊然憮然。姑記其由。有望於後之人。後之人庶有以知予之心。何民先

記。陳餘慶重修州學記 潮之為郡。實古瀛州。文物之富始扵唐而盛扵我宋。爰自昌黎文公。以儒學興化。故其風聲氣習。傳之益乆而益光大。

紹聖以来。三歲賔興。第進士者衮衮相望。而名臣鉅公。節義凛然。掩曲江之美。而增重東廣之價者挺挺間出。迹其所自。豈惟山川炳靈。抑亦學校

作成積習之所致也。郡有學。始基扵南郭之廣法。改築于今之貢院。紹興十一年辛酉。又改卜于兹。風隤雨隙。棟梁隳剥。齋廬濕漏。經閣傾側。士之

鼓篋来逰者。若不安迹。春秋課試。皆以學校為寄材之地。而無乆留之意。噫學校之設。豈徒爾哉。今太守曾公造。下車之初。祗謁于先聖先師。周行顧

視。有動於色。其規模固以默定而未發也。粤明年提綱挈領。百廢具舉。一日謂郡丞姚公某。與其屬曰。夫瞿曇以禍福渺茫之說。恐動流俗。其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