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6699.pdf/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封元年置。永華赤松鄉太和三年置。德安附郭無相院。禪在縣務南。本唐置僧伽塔。大中四年。本朝慶暦甲

申修。嘉定癸酉重修。有吳育記。禹貢九江之南曰欶淺原。山川邃以秀風俗慧以敦。至於世族不析。累口數千者講士學為後民登有列之版。沭道

風為善利。奉真如之教是地之邑。實曰德安。北走尋陽。南面㢚阜。名山大澤。而城郭韜映其表裏。茂林脩竹。而水石縈帶其前後。天聖間。家君爲宰。

予就養者三載日與境會。邑之西南佛舍曰無相。有主僧德明能詩。工篆隷。年八十餘。精明不衰。家君公餘延坐與語真空。視人根機。為陳頓漸。皆

曲得所入。今踰二紀明順化。上有足曰夣僧。於佛事猶力。得邑人石承祚。施緡餞五百萬。構浮圖五級。中以嚴覺相。外以歸信心。氣象神明。也居聳

觀。遣其徒謁文以紀。噫。予侍親官游有日矣。是不可不誌。云云興善院。在通濟橋。本唐通濟院。咸通二年。本朝景祐二年賜今額。净土院。在縣

南。本楊吳歸宗羅漢院。順義元年。有南唐鐵羅漢像五百軀。院廢。像淪井中。有見者負而出之。院復興。本朝祥符改額。有黄山谷詩。碑不存。餘寺

院智惠。縣東舊學基晉大康二年置。名重昌。普熏。縣西。唐天祐初置。名湴溪。並治平二年改。海會。縣西。南唐天祐七年置。名新興祥符二年

改。傳燈。縣南。名慶雲楊吳順義元貞置。興國三年改廢尼寺惠力。縣南二里。唐大中八年置圓通。縣南半里初名義豐。咸通九年置

諸鄉開化院。在彭山。本唐華林院貞觀二年。祥符中賜今額建紹焚燬嘉泰中重建。有委心翁記德安縣治北有精廬曰開化。墓然于官道旁。

面敷原。背彭山西葛嶺。東蠡凙。寺踞其中。竹侯松君。掩映葱藉敷陽佳山水也。建紹寺燬無碑碣可考。相傳於唐。舊額華林。我宋祥符中錫今名

按俗諺相專詩曰貞觀三年三月中。到今多少事無蹤。惟留古寺彭山下。僧尚焚香答太宗。是知多歴年所。紹興甲子。僧道照得地寺西蟹坑遷焉。

云云。嘉泰壬戌。得今僧子義子義頗咎前人。不善遷革謀復故址。併心戮力。不數年間。成此浩緣。云云登者莫不增皈向之心。至嘉定辛巳。建寳殿。

塑九尊十八士。種種莊嚴。是可與種竹建精藍同年而語矣。積慶寺禪在鳳凰山襄敏王公家功德院也。元豐中置。餘寺院萬安。西三十里。

唐大和元年置。名梓坊。大明。西四十里。正觀。西五十里。並大中元年置。慈聖。西七十里。三年置。名宛節。精進。北三十里。五年置。净嚴。北

十五里。咸通元年置。名净居。無垢。北二十五里。二年置。名吉山。安福。西北百十里。中和二年置。名安。甘露南二十里。楊吳順義一年置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