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6699.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因。北七十里。二年置。名上元廣脩。北六十里。並南唐保大二年置。普嚴西百里。初名靖林。布金。西百里。建隆二年南唐置。名宣化慈相。西

北二十里。乾德二年南唐置。名靈岩。妙覺。東北四十里。咸平中置。以上並治平二年改。普寧。西六十里。中元年置法安。西北六十里南唐保

大十二年置。名西崗威德。北六十里。初名宋興。建隆初南唐置。以上至祥符元年改。翠林。北四十五里。悟真。西六十里寳積。西九十里。並

大中元年置。永清西六十里八年置。廢額。慈聖。西七十里。大中三年置名郎。定力。西五十里。九年置名吉祥法慈。西北四十里。初名

芙蓉。錢通二年置。以上並治平二年。改額。瑞昌附郭法雨寺。在縣東北。本唐甘露寺。天祐元年。大中祥符六年重。

修。治平二年改今額。僧茂特記。甘露寺剏置於唐天祐元年重修於聖宋之世。開廣舊基。安布𣑽宇左連廬岳。右接澄江。住持聦公。蓋有宿緑。

力期建造巋立紺殿。特建虹梁。重簷翼飛。叠拱翬立。碧霧凝於鷔瓦。綺霞接於璿題。乃塑迦文等像。龕帷堯備。丹漆仍周。所謂慶偶昌期。皇上登

封泰岳禮畢。汾隂符瑞日臻休祥時見直兹泰和之代。實增慶遇之心。云云政福院。在縣治西。本唐景福院。景福元年。本朝慶暦中修。治平改額。

樊毓記。瑞昌政福寺。直縣西百步。原其興建。即後唐景福中。廬山僧曰善宗肩錫而來。謂此真福地也。前瞰青盆山後枕王華洞誅茅築土。以棲

之。棟宇草剏而未具子璿紹持院事得衆歸。仰知大事之可圓。於是建三門。為之外固。時則大中祥符二撰也繼璇者子平遂建法堂方丈。單之嗣

即今智初上人也。曰釋迦正殿。歲乆弗支。儻不鼎革。必隕墜乃與其徒抽囊資。導信緣得錢三十餘萬重構之。始謀於康定元年。成功於慶曆三載。

梁棟一新。金碧相照。廊廡四合。欄楯周匝。為間五十有五。為象六十有九。誠由初懷二公。戮力營置而然也。云云初請予紀其事。予非孯佛者。不可

談空。乃直書歲月。天王院。舊在縣治南。乾德中置。紹興二十四年徙額。今在蒼城塾。因祠示次山置。觀音院。在縣治東。唐置。景福元年。廣孝

院。禪在縣治北。唐置名法華祥符初改額。諸鄕法安寺。在縣西南。五十里。唐置。咸通二年。本朝明道二年修。錢宗

俸記唐咸通二年。有佛者於瑞昌良田社建寺。始有僧智懷善脩主之。事或汗隆。時多遷變至。宋天禧四年。守通為寺主。年代浸乆。廊宇漸隳。

雖云萬法皆空。安可一日不葺遂遍拓檀越。重議興修。明道二年。新佛殿法堂。兩廊厨庫。專來求文。欲傳不朽。辭曰盆連古郡。爲瑞仙鄕。表刹南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