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7242.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七千二百四十二  十八陽

堂名二十八

仰止堂輿地紀勝堂在循州郡治本緩帶堂近易名仰止漳州清漳志堂在學之東偏。紹興二十六年教授陳知柔繪六一

先生而下十餘公像而祠之并記其事。記云右六一先生而下十餘公畫像舊得閣本或好事士大夫家蔵咸謂逼真比囙葺黌宫廣東偏為直

舍命工圖諸壁使學者知所慕鄉焉嘻道學失其傳乆矣使天不生是數君子者天下不夷貉如無有也禹功萬世賴而韓吏部以孟子配之盖以

正人心息邪說之功等而上之。與救人於魚腹之中其輊重較然明甚。上方觀人文以化成天下。是數君子要與漢唐諸儒從祀七十子之列。然後

吾道益尊今肖其形容以警動學者。非予之私也他日當訪求孫泰山石徂徠胡安定。諸公之像以足之庶幾無遺恨。詩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諸

生欽之母忽祠堂今廢矣宋張南軒集宋子飛仰止堂記武夷宋子飛盖游從之舊也戊寅之夏自其鄉觸熱來訪予瀟水之上留既越月方念

無以答其意者。子飛謂某曰某家有小堂面直西山。欲以仰止名之何如某曰。請無以易斯名而某願爲記之。子飛曰諾子之名是堂也豈徒取其

偉觀乎哉而某之爲記也亦豈復叙其境物之勝抑將囙名以達義庶幾相與之意云耳噫人生天地之中而與天地同體出乎萬世之下而與聖

人同心其惟仁乎。詩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夫子蓋嘆息焉曰詩之好仁如此仁之爲道。論其致極。雖曰舉者莫能勝行者莫能至。然而聖人之教

人求仁則具有塗轍論語一書明訓俻在熟讀而深思深思而力體。優游厭飫及其乆也當自知之。有非人之所能與矣古之人起居寢食之間精

察主一不知有外物之可慕他事之可為不知富貴之可喜憂患之可戚。盖其中心汲汲於求仁而已是道也。夫人皆可勉而進而用力者鮮無他

所以病之者多矣病之者多而不求以去之期爲完人甘以是終其身。豈不大惑。故學莫强於立志莫進於善思而莫害於自畫。莫病於自足。莫罪

於自棄。今子飛既以是名堂游於其間將詠仰止之詩以深念聖人之意當必慨然有感於中其惟篤信勿移。弗得弗措。期至於古人之域。則如某

者亦有望於切磋之益焉。是以樂記之也。黄勉齋集仰止堂記仰止堂者丞相正獻陳公舊第之東偏晦庵文公朱先生甞館焉文公樂其道而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