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388.pdf/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周文武誕受羑苦。克恤西土。言文武大受天道而順之。能憂我西土之民。本其所起。惟新陟王。畢協賞罰。戡定厥功。用敷遺後人休。惟周家新升王

位。當盡和天下賞罰。能定其功。用布遣後人之美。言施及子孫無窮。今王敬之哉。敬天道。務崇先人之美。張皇六師。無。壞我髙祖寡命。言賞張大六

師之衆。無。壞我髙德之祖寡有之敕命。王若曰。庶邦侯甸男衛。順其戒而告之。不言羣臣。以外見内。惟子一人釗報誥。服其戒。昔君文武丕平富。不

務咎。言先君文武道大。政化平美。不務咎惡。底至齊信。用昭明于天下。致行至中信之道。用顯明於天下。言聖德洽。則亦有熊羆之士。不二心之臣。

保又王家。言文武既聖。則亦有勇猛如熊羆之士。忠一不二心之臣。共安治王家。用端命于上帝皇天。用訓厥道。付畀四方。君聖臣良。用受端直之

命於上天。大天用順其道。付與四方之國。王天下。乃命建侯樹屏。在我後之人。言文武乃施政令。立諸侯樹以爲蕃屏。傳王業在我。後之人。謂子孫。

今予一二伯父。尚胥暨顧。綏爾先公之臣。服于先王。天子稱同姓諸侯曰伯父。言今我一二伯父。庶幾。相與顧念文武之道。安汝先公之臣。服扵先

王而法循之。雖爾身在外。乃心罔不在王室。言雖汝身在外土爲諸侯。汝心常當忠篤。無不在王室。熊羆之士勵朝。臣。此督諸侯。用奉恤厥若。無遺

鞠子羞。當各用心。奉憂其所行順道。無自荒怠。遺我稚子之羞辱。稚子。康王自謂也。羣公既皆聽命。相揖趨出。已聽誥命。趨出罷退。諸侯歸國。朝臣

就次。伊訓。成湯既没。伊尹奉嗣王祗見厥祖。云云詳見商喪禮下。惟三祀。十有二月朔。伊尹以冕服奉嗣王歸于亳。冕。冠也。踰月即吉服。 勉齋黄氏

曰。案即位之别有四正。嗣子之位已見始死條下。顧命有王麻冕黼裳。道揚末命。及康王之誥。有惟予一人到報誥之語。乃既殯之後。嗣君即繼體

之位之禮。今附見扵此。若踰年合正改元之位。三年合正踐阼之位。如春秋元年書即位。則是踰年正改元之位也。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伊尹以

冕奉嗣王歸于亳。則是三年正踐阼之位也。然崩薨之日。或在歲終。則盖有未殯而踰年者矣。故踰年正繼體之位之禮。遂無所附。喪大記補經。亦

止於虞禮。則三年之禮亦無所附。今併列于此記之下。其義則見扵春秋傳注䟽。與喪禮。及白虎通之說。所當通考也。春秋文公九年。毛伯來求金。

何不稱使。當喪未君也。踰年矣。何以謂之未君。㨿崩在八年。踰年即位。即位矣。而未稱王也。未稱王。何以知其即位。以諸侯之逾年即位。亦知天子

之踰年即位也。以天子三年然後稱王。亦知諸侯於其封内三年稱子也。踰年稱公矣。則曷於其封内二年稱子。縁終始之義。一年不二君。故君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