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14.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平糴自管夷吾始矣。然爲强國計也未必爲仁民計也爲仁民計而平糴者我朝也平糴以仁民冀復承平之舊者。我朝南渡也。昌化去天咫尺。獨

若盛夏之有靡草然至𥠖君而後能平其糴。至衛君而後能乆其平。使分牧者人人衛君其心也吾國基本日以厚。 聖朝之仁天下者無或壅而

不通。恢中原有日矣豈乆於東南哉。君吳門人。大參文節公猶子。有家學熟典刑故其設施關大體如此咸淳五年十一月朔。奉議郎添差通判廣德

軍。兼管内勸農營田事黄震記。松江郡志華亭縣劉克莊平糴倉記。 環吳會爲邑者數以華亭爲大詣銓曹注令者千數。以華亭爲難。琴堂常虛。

席莫敢就。有就者世輙目以竒材。余行四方。聞某縣蠲某賦。某縣革某弊。昔難而今。易者。徃徃有之。而華亭之難自若。盖竭一縣財粟盡輸之州。通

天下之縣皆然至於學也倉也與社稷並而不敢廢。雖甚凋陋。猶存其名。惟華亭并常平義倉之名而廢之。噫。其難至是歟。餘姚楊君瑾。奉辟書。綰

銅墨。境内稱治。上下信服。君喟然曰。吾儒者也。受子男之封任芻牧之寄。詎可以善事上官不得罪巨室爲職業乎。去𡻕夏吾民苦貴糴。邑無粒粟

歛於諸豪。吾心愧焉。會常平使者曹公豳修舊法。太守趙公與𥲅奉新書。𡻕留米五千石於縣。華亭於是乎有義倉。若曰二公所以惠吾縣者至矣。

然歛散之權令不得專。吾將有以輔之。取撙節餘錢一萬緡糴三千石。規縣東爲屋五楹别儲之。華亭扵是乎有平糴倉。昔王介甫𡮢恨士大夫。不

能講先王之意以合於當時之故。余每歎其言之善。而又病其太髙。夫常平創扵漢義倉昉於隋。士大夫不能講漢隋之法以合諸當世者有之矣

况逺而及扵先王之意歟。顧壮者縣生齒之繁貴豪之衆。水旱凶荒之備一日不可闕者。相承百年。莫過而問。必待下有賢令。上有賢監司。太守。而

後舉行。然則民之望治。不其愈難歟。君既在端平循吏之目。滌華亭難治之謗。薦墨交上。有㫖陞擢。朞月之間。績状如此。使盡其材而究於用。其可

書者何止一倉。余又將秉筆以俟。端平二年八月旦日。朝散郎樞宻院編修官。兼權侍右郎官劉克荘記。朝散大夫監行在都進奏院何處信書。并

篆盖。宋𡊮蒙齋集衢州平糴倉記。 衢爲近畿望郡。土多良田。小民力穡寳慶丁亥。余𡮢假守矣。年𡻕屢豐。公私有餘積。俗益熈熈以樂。去之三年。

劇盗起常山。破江山開化。閭井爲墟。聲撼旁邑。余時持江東使者節。壤地相接。𡨥旋蕩平。方爲衢民慶。端平初元。余守建谿。被㫖奏事。道衢見風俗

與昔大異。惟米價獨平。即父老問故。父老泣言自明府去。吾老稚厄於灾傷死於盗賊。于今獨相保聚。未填溝壑者。吾别乗陳侯賜也。侯縮浮費。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