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14.pdf/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一平止倉合干人。只用廣濟倉人兼。一城内五廂。城外二厢。已造魚鱗圖。以銀米土米墨字。三已摽題。其委係下户糴之家。了然在目。恐民居

遷移增减不常。宜每𡻕春首編排一次。計口出給曆頭。大人日臺升。小兒半升。既糶即扵各户曆頭内齪。一某日糶訖印子。一每遇糶米。於廣濟倉

諸廊置場廂官彈壓。般脚之費可省。出納之弊易防。一五縣並已如式剏造魚鱗圖。或遇諸縣糴價踴貴。亦當發米賑糶。所有船脚錢。下可於元糴

價上再加。一措置招誘客米。先從制司給公據付客人。及牒沿江諸郡。勿與遏糴。仍劄沿江稅務。不得輙取米船力勝錢。及苛留等弊。其米船將帶

到稅物。除將本府從乗收稅則例雷例。饒减三分外。更與减競一分。客未官未兩相資助。貴糴之惠。可以常免。一如遇客米桸少。市價踴貴。許民户

赴府陳状出糶。願永行之。誰忍廢此。竊觀古今之事。玩視而不為。蹔作而輙廢。艱難創始扵前。容易隳壞於後。此無他。人心不同。所見或異。不原其

作事之初意。不念其用心之良苦。不以國事為一體。遂爾自分町畦。姑摭一二事明之。淛右圍田幾年議除。中間𡮢遣使决去矣。未幾復興。反過其

舊。屯田之議自中興後。上下講明不知其幾。淮西漕臣。亦既經營成緒。卒橈廢扵寓公。其他庶事。不可槩舉。木𡮢不撫事歎息。自顧投老。世味日澹。

豈後有主事取名之心。只緣今夏梅霖遇多。長江上流。同時水災。故江之下流騰漲尤甚。秦淮之河又貫城中。江潮大信適助其瀾。外水既髙。内水

莫泄。遂考公私旱民之居。濵扵河者。悉遭巨浸。踰旬不退。一時傾帑錢。倒廪粟分遣官吏奔走家至以賑之。而客販不通。牙儈乗時邀利。貧民下户

幾至餓殍。遂又出常平未减價賑糶。甫及旬餘。倉吏以告。亟議遣官吏就永豐圩糴米二萬餘斛又倉猝不能遽至。是以苦心勞思。剏立此倉。然

自領郡以来秋苗斛靣。盡行蠲除。諸邑二稅。以十年所催之數。取其酌中年分為凖。商稅之額。重加裁减。收稅則例。至减三分。在城田稅。永與除放。

微至稅務補虧等錢。亦與除去。今此糴本錢十五萬緡。皆由克己自律。撙節浮費所積。非有生財之術。區區述此。誠有望扵後来體國愛民之君子。

監其此心。有以維持增廣之。實闔郡生靈之幸。濟平倉寳祐濡須志濟平倉俗呼濟貧。專一受納秋苗内濟平倉受三縣絶

租。自嘉熈元年放免二稅之後。俱成盧設。在軍衙東者酋廢為判官㕔濟平倉繼為聖姥廟今南倉北倉為制司屯田倉。平濟

宋髙耻堂存藁湘鄉縣平濟倉記。予常患州縣之間。選懦罷軟者多。彊敏肅給者少。晻眛昏塞者多。䟽達浚明者少。貪沓汙穢者多。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