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14.pdf/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實邉之意。藏之外便時天官貳卿史公正志躬獻納而彦端掾公府皆與聞之。未幾。公出鎮建康。彦端亦將漕江東。踵正焉會秋上熟。其糶二十。幾𠂤

病農。公乃推前議。大出庫錢。歛而藏之。𠂤均本末。戒先備。而廪人病委積之無所也。𠂤告蓋昔之為倉者三。曰廣濟。曰常平。曰大軍。緜亘錯峙。凡百有

餘楹。自他郡𦕑之。可謂壮矣。惟帝之别都。天下勁兵良馬在焉。𡻕之経入無慮數十萬斛。漕江而下者。舳艫數千里。方其流衍坌集。雖佛廬賓傳為

之充仞。而皁棧之共有至扵露積者。然古帝王之居也。其廪廥之制宜雄盛閎愽後世可考。而圖記獨稱吳苑倉在苑城内。於𣈆為太倉。餘無聞焉。

苑城。今都城也。𠂤當時運瀆推之。於廣濟為近。皆距城之西偏。外薄于江中。則秦淮注焉。轉漕之利。古今蓋同之。於是因廣濟之北。徹故官冶。又告

于大將從旁軍營。得地凢百有一十丈。為屋八十有四楹。度受粟五十萬斛。髙明曠夷。深厚固嚴。輸者不勞。守者易力然儲材于素。市工𠂤直。農不

去野。商不辟塗。斧斤齊和。丹堊絢煥。故新相臨。逈出其表。中役有沈茷。舉扵江。莫之主名。取而用之。既巨且良。民懷不擾。益𠂤歎異。始扵乾道四年。秋

九月戊辰。冬十有二月甲寅。乃告成焉。公偉人也。其在朝廷。𡮢為上陳天下大計。上命坐反復酬聴率漏下十數刻。其輟公之来。固不專扵奉法令

剸煩劇。然適疆場無事。而獄訟簿書之屬。又廓廓無足省。故得𠂤其餘力為一方長乆之圖。自城池邑屋。細大畢舉。兹其一也。公平生慷慨不治財。

及在官則觳然如他人之私。方天子𠂤恭儉先天下。乃者郡國𠂤潦聞者衆既優其復除。又從而賑禀之。而太倉之富自若也公之境人食三鬴。亦

蠲其入十三。盖君臣之間。𠂤儉登濟者如此。夫道上德意而采方國之風者使人職也。故并記之。𠂤昭示来者。俾知富國之道自儉始。五年春三月

辛未左朝請郎直顯謨閤權發遣江南東路計度轉運副使公事趙彦端記。左朝奉郎新差權通判楚州軍州主管學事賜緋魚袋杜易書。并題額

信陽州志廣濟倉在州治西南集賢坊。茶陵州志廣濟倉。在州治衙門東。南寧府横縣志廣濟倉。在縣之東。廣信府志廣濟倉。在府治西北。計一十

一厫。房屋四十間。南寧府横縣志廣濟倉。在州治之東。廣積倉紹慶志廣積倉。嘉熈四年制置副使彭公少監創修。即重

慶府舊治基也。有厫倉一百五十二橺。大使端明余公開閫後措置。糴入軍粮。為數浩大。闕厫收貯。扵本倉左右空閑地上。續次增修。一百七十四

橺。排立千字文號。分為上中下三倉。各委總所倉庫官一員管幹收支。更將舊来厫舍。逐時差官重行修整。淳祐五年。續扵金湯門内委悵前張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