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14.pdf/3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意未屬饜也紹定二年三月公復兼領。益務廣儲過前數。至二萬一千碩有畸先是未專置廪姑附于府倉北隅今乃闢慶豐坊官地别剏一𢊬。為

屋二十四楹。中設𠫇事。旁列厫張前建門扄。周繚垣整。規模堅壮。落成。璹竊惟皇朝開國一以仁為家法庚司置使專為賑民。凢所屬部。既皆各有

會積以備旱澇。聖上光紹前烈。猶慮蓄積未豐因廷臣有請。令州郡更為先具之備公念積蓄之設本以利民。然碩以萬計。卒下易辦。儻措置失宜。

是利未至而害己見。公益裁省浮費。抑絶侈供。以資糴本又擇僚屬材而不苛者。多方招誘。增直平槩。故人樂與官為市不擾而集。自非體國固本。

約已濟物何以及此。且復深思却慮。俾每𡻕以新易陳。期無耗腐之患。永為定式。繼是得賢牧守增廣羙意。斯民被惠。何有紀極。右通判朱璹記。合

肥新志樁積倉。嘉泰四年。前帥令樞宻宇文公。因軍興剏建。在長寧坊資福寺之西。凡為屋六十楹。以受諸道之轉餉。倉額三大字。公所曹也。嘉定

六年帥李大東重行修葺。仍增剏二十楹。樁備倉廣州府南海志樁備倉。舊志在廣豐倉南。宋慶元元年。絰略張釜創建。以

羡財糴米儲備。以下皆廢寄樁倉武昌志寄樁倉。在市東吳王城之側。先是淮西軍儲在光黄之間。梅林等處。壽昌升郡。遂

移置焉。以備齊安起發。大有倉鎮江志大有倉。今廢。宋置在吕城鎮。宋咸淳中。江浙發運司置。凡四十厫。受納蘇常公租。

轉輸鎮江轉般倉。摺運過淮。後隷浙西提刑司謂之都倉尚管衙。 丹陽縣倉宋置在縣城外四十步。今廢。省倉宋置在金壇縣市北慈雲寺後。今廢。

嘉禾郡志大有倉。在宋外三縣。倉去子城二百三十五步。即惠民常平倉之地。元朝外三倉。在通越門内大安橋西。設官監支納。大使副使各一員。

自内附饒州府圖絰志大有倉。在城西隅。係前知府陶安鼎新創造。共計一十三厫。及官𠫇門屋神祠。共計屋八十間。洪武八年知府王哲重修門

墻。及一應結砌地面完備。武昌府志大有倉。在城内府治北。沁州武鄉縣志大有倉。在縣衙東南。大同府大同志大有倉。在城南門裏街西。

盈倉襄陽府志在本府治西北隅。大濟倉章貢圖志大濟倉。在城南坊廣儲坊。舊名廣儲倉。改今名。遼縣

志大濟倉在州衙東街北大寧倉南昌府志大寧倉。舊在州衙西北一里。今在思賢坊惠濟門。即舊鹽倉。豐濟

河南府志濟濟倉。在孟津縣東。河南府洛陽縣志豐濟倉。一在洛陽縣登俊坊街北。一在修文坊街北。平陽府蒲州志豐濟倉。在城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