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15.pdf/1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胥。於是太傳平章魏圍公。請以瓊華圑廢地。官予其直。增剙如太平故事。制曰可。其賜稽二百萬。命守臣潜說友。莅其役。歲十有一月。鳩工。越明年

六月成。詔以咸淳名之。倉之督史來謂史官馮夢得曰。盡聞聖人積不涸之倉。王者用無窮之府。所從來尚矣。漢太倉在長安城南。爲楹百二十耳。

陳陳之粟。者牒猶或稱之。斯事體大可無記乎。夢得。竊惟古者委。積之法。至周而甚詳。周之氏於倉者。我知之矣。所掌粟入。以待邦用。藏之於有餘

而頒之於不足。凢以爲民而已。方田同井。井九百畆。一夫授田百畆。其中爲公田。當是時。鄉遂。幾也。其法貢。都鄉。甸也。其法助。耕則通力而作。收則

計畆而分。外之一毫。不取也。夫是以民有常差。官有常賦。邦有常用。以時藏餘。謂之稍數。藉令年有不艾赤子挟挟。亦皆有常餼。恃此以不恐。南田

之詩曰。我取其陳。食我農人。自古有年。於乎其仁哉。自農田不井。藪澤肆既。使民蒿然千餘年于此矣。昔在光帝。旣再造我區夏。斯民欶若史生。平

旦視朝。深念異時。歲下郡圖糴。官辦於楮。與吏並縁爲奸。日載其毖。每與魏公共論兹事。以泉源之澤渾。丘山之暴暴也。是維放𢘍。周宫法度之遺

爲其可。縣是買浙水西六州公田。蠲和糴。停造楮。時人始而遌。中而疑。乆而廒然以服。鳴呼。難與慮始者。民也。不能什利者。法也。今歲不糴。楮不造。

民不加賦。皆得以自有其有。而粟之積於軗下者。已六百萬斛。隷外司農者不與焉。我精我倉。如京如坻。念兹在茲。永言孝思我神后在天之靈。其

相我民。嘉氣要應。用成兹康年。不已懌車。陛下圖匱於豊。防儉於逸以克知未稼之難。地寧天清。五榖睦熟。倉嘉表瑞。常滿習祥是倉之作。名以咸

淳志時也。民曰天子之德而天子曰。先帝之心。繼自今。厫榖惟修。厥菑惟播。利用厚生之功。將萬世而下。實嘉賴之。凢倉嚴百厫之間五百有二。規

置崇鉅。甍宇齊平。卓乎諸倉弗及已。倉前舊有阿鑿。而廣之以便船粟亘以石梁亦名曰。咸淳云。若夫屋材墻形。水功土事之槩。廼關而箸之矣

泰定倉吳興續志泰定倉。宋名西倉。舊志。在清源門内。元泰定聞改今名。至正十六年。重。築城垣。遂在城外。至正十八年。燬

于兵火。乃以開元寺。鐵觀音院。并民地創建。充拓甚廣。 皇朝因之。内爲厫一十三所。其外併廣福寺厫一十七所。南庫厫六所。共三十六厫。

州濟倉宋真西山集李誠之墓誌云。公撙用度。凢厨傳苞苴事。一切不爲。既有餘。則儲未幾二萬斛。名之曰州濟倉。春夏糴

貴。則發以糶。秋冬收成。復積之。如常平法宜春志州濟倉。在州倉内。慶元間。郡守卒訦建以爲州家賑濟之助。詳。見州濟倉記。李直節文新剙州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