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515.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户部轉般倉而監官合干人。及所管米斛。自米却隷淮西總領所今朝廷措置。既將此米撥付守臣。其合干人等。却仍隷總司。事體相違。難以檢察。

欲望聖慈詳酌特降指揮。將轉般倉撥正所隷。則守臣方可任責。實繫經乆利害。取進止。大軍倉。轉般倉。舊皆屬總所。淳熈九年。七月九日奉㫖。應

有朝廷米斛。總司不許干預。時公在建康盤量大軍倉。欠八萬六千餘斛奏以創食已三十六年。支過無慮二千餘萬斛。不曾除豁。亦不到底縱有

情弊。恐非合出於目即合干人黄氏日抄申提刑司。乞申朝省修倉。并乞免江西米入倉狀。癸亥五月。孫提刑任内。 照對某近者。祗領職事。即嘗

申禁絶濕米等條畫。然皆不過小節。兹得本倉。關繫稍大。二事勢。尤不容不早早申明。一曰倉廒多壞。綱米將無所容。二曰轉般良艱隨時當有活

法。本倉創於淳熈。增於開禧。又增於嘉定。以廒眼計後共七十有六。今頽毁不存者。十有四。損而未脩者。三十有八。見樁米二十廒。見空。可備收米

纔四廒耳。四廒所容。約不過四萬石有竒。見樁未滿之廒約可共附五萬石有竒。而總所鎮江取運江西米。旋到旋交。若在道及未到。尚約四十萬

石有竒。將何以容之耶。且今本倉所收。皆江西米也。江西經四十餘處沙磧行千五百餘里大江然後得達京口。日乆費重。綱吏多雜濕惡則是交

收爲難。淮鄉支米將官。自來多凌轢本倉官吏。今又間見米色或稍異向米浙米。尤易於喧炒。則是支發爲難。嘗考轉般倉之名。本爲關津處。停米

易舟而設。國朝以淮浙直達京師非便。置轉般於真州泗州。南渡後。以浙米直達兩淮非便。又置轉般於京口。朝省近因發運司。與此倉子母相私。

方改本司提領。而轉收江西之綱。革弊已精。權宜甚善。然頗迂路。亦費水脚。今既倉廒不足以容。亦豈無變通之活法耶。方今國家聞暇。正欲廣積

貯垂乆逺。孰若以江西未到米。本倉所不能容者。就截撥付兩淮。比近州軍。却乘此倉之餘閑。選一精力將校。亟修此倉。垂壞尚存之廒。以待今秋。

就交浙右官米。豈不兩便。此事本非某所敢僣及然使倉壞而不申舉。米到而無安頓。果誰之青。職守所在。不敢不言。事若可行。乞賜備申朝省。

申乞。支舊米見底。并巡倉錢。 照對某去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曾申本司。大略謂轉般倉新修。公田租米新創。以新倉收新米。凡倉之事。並合一新

乞賜備申朝。省施行。聞至今未蒙從申。今幸建臺方新所。合再申開。具下項 一修倉。必須先空其廒。去年。元申時。止有二十一廒宿米。自後節次

支發。督其興工外。見今尚有一十四廒。有米樁積。未可修動。乞速賜盡數科撥。令廒眼空淨。一體及時修整。一契勘本司。自景定二年。十一月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