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7756.pdf/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虛無形采眞集太虛無形。氣之本體其聚其散。變化之客形耳至微無形通玄經文子至

微無形。天地之始。詳然字至精無形莊子秋水篇河伯曰。世之議者。皆曰至精無形。至大不可圍是信情乎。北海若

曰。夫自細視大者不盡。自大視小者不明。夫精小之微也。垺音胚大之殷也。故異便此勢之有也。夫精粗期於有形者也。無形者。數之所不能分也。不可圍者。數之所不能窮也。

知北游篇。視之無形聽。之無聲。謂之冥冥武經七書孫子微乎微。至於無形。心本無形佛祖統紀若訥法師。宋孝

宗詔令講圓覺至此虛妄心若無六塵則不有。相師曰。心本無形。因塵有相。塵滅心滅眞心湛然。上手書其語以賜。大集經一切衆生。心所緣處。無

有邊際。駭建無形。其性本净於諸有中。無能鄣得。有情無形通玄經有情無形百骸九竅六藏。賅而存焉。詳物子

有迹無形宋薛季宣浪語集風賦。有物營營。有迹無形。不啄而呀。不趾而行。得竅而聲。攘地雷鳴。一息不停。千里

其程時畏而寒。時挹而清。萬物以生。庶品以零。身入無形蕭了眞集心中無心。念中無念。身入無形。與道为一。達

觀無形二俊集晋陸雲登臺賦。彼區中之側陋兮。非吾黨之一室。本達觀於無形兮。今何求而有質見於

無形西漢書司馬相如傳。檄蜀文智者見危於無形。諫武帝長楊獵疏。明者遠見於未萌。而智者避危於未形。禍固多藏於隱微。

而發於人所忽也。楊雄傳。雄諫許單于朝書。夫明者。視於無形誠先於未然。東漢書馮衍傳衍說師丹曰。明者見於無形智者慮於未萌况其昭

哲者乎。凡患生於所忽。禍發於細微。唐杜工部集南郊賦天子蒼然視於無形澹然若有所聽。慮於無形東漢書第

五倫上肅宗疏。臣願陛下察其未萌虜於無形。形無其形清静經外觀其形。形無其形。制勝

於無形史記太史公自序。運籌帷幄之中。制勝於無形子房計謀。其事無智名。無勇功。圖難於易为大於細。

非無所形淮南鴻烈解俶眞訓夫天不定日月無所載地不定草木無所殖。所立於身者不寧是非無所形

時無形唐書律曆志四時寒暑舞形而運於下。水流無形通玄經水流無形發泄乎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