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164.pdf/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翕然鄉之。然趙公實不識伊川故有偽稱河南門人者亦蒙進用張公之門多才吏。趙公亦不樂之。趙公每言於上前謂元祐之人與紹聖崇觀之

黨。决不可合。而張公本黄英州所薦習聞紹述之論。數以孝弟之說陳于上前二公所操浸異趙公改修神哲兩朝實録明著王氏及章蔡諸人之

罪。張公又不然之。六年冬偽齊再入𡨥趙公以懼議。棄淮守江張公為不可力戰𨚫之。十二月趙公免相陳公輔遂上䟽乞禁伊川學。朱内翰在經

筵。不敢諫。胡公時奉祠居衛。聞而非之遂上此奏然非達也。七年三月十四日。有㫖召文定赴行在初趙公既去位。張公復引秦丞相為樞宻使。秦

陽為柔侫。一切無所異會文定春秋傳成。朱内翰乞嘉奬。乃命召之。張公既批㫖矣。四月二十一日。張公徃淮西視師五月十三日有㫖。胡公除提

舉萬壽觀。兼侍讀委潭州守臣。以禮津遣。用金字遞行張公既以事不已。出形於言。而文定之奏至。公輔乃與中丞周祕侍御史石公揆。共劾胡公。

學術頗僻。行義不修。䟽文上。六月十二日。有㫖。胡安國累上章引疾可與便郡知永州。胡公力辭復提舉太平觀仲并者江都人胡公弟子也。以薦

對特改京秩。其後通判湖州。坐與倡女逺踰抵罪。王明清玊照志載其禱天之詞。所謂辟纑織屨。早諧夫夫婦婦之儀者是也。并甞遣胡公書云。近

者伊川之學稍行於世。固可喜矣然天下之士。乃有飾此為進取計者。徃徃剽竊仁義之說故示椎魯之狀譊譊然言必稱伊川。使在位者。知其虛

名而用之。書為石公揆所得繳上于朝并之責人如此。而其所自為者乃有甚焉此學者所以貴於力行也尹和靖。以師程學之乆辭經筵和

靖處士尹焞狀竊見臣僚上言。程頥之學惑亂天下。有為此學。鼓扇士類者皆屏絶之。明詔天下焞實師程頥之學。垂二十年。學之既專。自信益

篤。自壯至老。居之甚安。使焞濫列經筵。其所敷繹僻陋之言。亦不過聞於師子。不惟無以發明經㫖。又且仰惑聖聦焞雖甚愚。敢偷一時之顯榮。不

顧四方之公義。捨其所學。上欺君父。加以疾病之增精神衰耗。决不能支持前進伏。望朝廷特賜敷奏。許令自便訪藥尋醫。免使道塗填委溝壑。不

勝幸甚。伏侯指揮。紹與七年四月上。先是靖康元年秋种彛叔同知樞宻院事。薦先生學行。可備勸講遂召至京師。先生不欲留腸號和靖處士其

年十月也户部尚書孫傳伯野。御史中丞吕好問舜徒。户部侍郎邵溥澤民。中書舍人胡安國肁侯。以為未副求賢之意。奏乞特加擢。會圍城不果

召。虜䧟河南。先生之妻子皆死於賊。先生死而復蘇。竄于朝安山谷中劉豫僣立命為帥趙彬以厚禮聘之。先生迯去。夜涉渭川。間道奔蜀。張忠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