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164.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明象。而知體用之一源。於春秋則見諸行事。而知聖人之大用。於諸經語孟。則發其微㫖。而知求仁之方。入德之序。然則狂言恠語淫說鄙喻。豈

其文也哉。頥其行。其行已接物。則忠誠動於州里。其事親從兄則孝弟顯於家庭。其辭受取捨。非其道義則一介不以取與諸人。雖禄之千鍾。必有

不顧也。其餘則亦與人同耳。然則幅巾大袖。髙視闊步。豈其行也哉。昔者伯夷柳下惠之賢。微仲尼則西山之餓夫。東國之出臣耳。本朝自嘉祐以

來。西都有邵雍程顥及其弟頥。關中張載此四人者皆以道學德行名於當世公卿大夫之所欽慕。而師尊者也。如司馬光吕公著。韓絳。吕大防等。

莫不論薦之。會王安石當路重以蔡京得政。曲加排抑。故有西山東國之賢。而其道不行。深可惜也。今雍所著。有皇極經世書六十卷載有正蒙書

一十七篇。頥有易春秋。傳一十卷。顥雖未及著述。而門弟子質疑答問之語。存於世者甚多。又有書䟽銘詩。並行於世。而傳者多失其真。臣愚欲望

陛下。特降指揮。下禮官。討論故事。以此四人。加之封號。載在祀典。比於荀楊之列。以見聖朝雖當禁暴誅亂。奉辭伐罪之時。猶有崇儒重道。尊德樂

義之意。仍詔館閣。裒集四人之遺書。委官校正取㫖施行。便於學者傳習羽翼六經。以推尊仲尼孟子之道。使邪說者。不得乘間而作。而天下之道

術定。豈曰小補之哉。取進止。貼黄。臣昨見知成都府席益奏。有吕錫山者師事關中大儒張載乞與差遣契勘本居。鳳竊恐其門人子弟。必有𣴑落

在川蜀之間者。乞詔席益尋訪取索其所著文字。附遞聞奏。又貼黄臣竊見。朝廷累召尹焞赴闕。焞乃程頥之門人。而館職王蘋。亦崇寧初年從學

之士也。乞以頥及其兄顥之文字。付焞等校正。庶無差誤。先是紹興改元之秋。吕頥浩秦檜並相。秦欲傾吕而奪之柄。乃託内修政事。外攘夷狄

之名。俾吕督軍于外。置修政局自領之。多引望士。聚于朝廷。首召胡文定為給事中兼侍講。其所深敬也。吕覺之欲盡去秦所引。而未得其方。過平

江太常席益語之曰。目為黨可也。然黨魁在𤨏閨當先去之。吕太喜至常州。會其後軍叛去。乃引疾不進復還行在。召朱丞相。於紹興以為同都督

胡公駁之。改提舉萬壽觀兼侍讀命檢正黄龜年書侍讀行下。胡公以失職求去。乃落職奉祠。其年八月也。秦相三上䟽留之。不報。旋被斥。於是程

伯禹。張子公之徒。二十餘人。皆罷去。臺省一空。九月朱丞相復拜右僕射三年秋吕丞相免。四年秋偽齊入𡨥。朱丞相亦罷。趙忠簡。相。張忠獻自責

籍中。以趙公薦除知樞宻院拒賊兵却之。五年春。張公相夏四月張公出行邊五月建國公制下。自是二公始有違言。趙公素尊伊川之學。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