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164.pdf/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四月。兼權叅知政事。再閲月罷。又數月檜死。仲熊亦廢終身不能復也。張震乞申勑天下學校。禁顓門之學。祕書省正字張震奏。臣仰帷陛下。

臨御以來興學校制禮樂厚風俗美教化。天下靡然鄉風。甚盛德也。士生斯時冝通經學古。仰稱陛下樂育之意。然尚有溺於虛無不根之說者。其

源漸不可長。願陛下申勑天下學校。禁顓門之學。使科舉取士。專以經術淵源之文。其涉虛無異端者。皆勿取。庶幾士風近古。悉為可用之才。天下

幸甚取進止。十月一日。奉聖㫖。依紹興二十五年上。先是秦檜既指伊川為專門之學士大夫爭附之。紹興十五年十二月十七日。太學生孫仲鼇。

首論書坊刊行詭僻之辭。望明示條制。更或違戾。必置之法。二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新知漢州蔡宙又論全蜀數道文籍山積其間豈無詭世不

經之書。以惑民聽望申嚴法禁。不得擅輙鏤板庶幾異端可去。邪說不作。其年七月十二日。監登聞皷院曹紱。又論建陽邵武兩縣。氏間以印書為

業。望下本州縣檢察。其或以非僻之書刊印。委令止絶。詔委本路提刑趙令根奉行。所謂詭僻不經皆言程學也。至是震又明指顓門異端虛無之

學漸不可長從之。後二十餘日。檜死士大夫之攻程學者。自是少息矣。葉伯益論程學不當一切擯棄。祕書省正字兼實録院檢討官葉謙亨

奏。臣伏見陛下留意場屋之制規矩一新。然臣猶有慮者學術粹駁繫於主司去取之間向者朝論專尚程頣之學有立說稍異者皆不在選前日

大臣則陰佑王安石而取其說。稍涉程學者。一切擯棄。夫理之所在。惟其是而已取其合於孔孟者去其不合於孔孟者可以為學矣。又何苟乎。願

詔有司精擇而博取不拘一家之說。使學者無偏曲之敝則學術正。而人才出矣。取進止六月十五日。奉聖㫖依紹興二十六年上秦檜既死。凶黨

盡逐。館職葉謙亨。因對論程學。一切擯棄非是。上曰趙鼎尚程頣秦檜尚安石。誠為偏典。卿所言極當於是降㫖行下自檜專國柄程頣學為世大

禁者凡十有二年至是始解。陳賈。論道學欺世盗名乞擯斥。監察御史陳賈奏臣竊謂天下之士所學於。聖人之道者。未始不同既同矣。而謂

已之學獨異於人是必假其名以濟其偽者也邪正之辯。誠與偽而已表裏相副。是之謂誠言行相違是之謂偽聖人於此。所以謹其疑似。而示以

好惡者。不得不然。是故。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潔。孔子之惡鄉原者。惡其偽也。行辟而堅。言偽而辯。孔子之誅少正卯者。誅其偽也。以夫人之飾偽

若此。不有以抑之。則將欺世盗名。無所不至矣。臣伏見近世搢紳士夫。有所謂道學者。大率類此。其說以謹獨為能。以踐履為髙。以正心誠意克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