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164.pdf/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先生為通直郎。充崇政殿說書。御史中丞劉摯萃老言。天下節義之士。樂道不出。如程某輩。蓋亦不少。彼無所援于上。故不聞耳。望依其所乞。授

以初命之官。使得禄以養親。後日進用未晚。不報。先生亦再辭。而後受。先生在經筵容貌極莊。多所規諫。既以天下自任。議論褒貶。無所顧避。由是

同朝之士。以文章名世者。疾之如讎。而先生始不安矣。孔文仲。劾伊川先生䟽。左諫議大夫孔文仲奏。臣聞十尺之囿。必有荆棘。百步之田。必

有稂莠。日月當天。必有氛祲。明聖在御。必有姦邪。謹按通直郎。崇政殿說書程頥。人品纖污。天資憸巧。貪黷請求。元無鄉曲之行。奔走交結。常在公

卿之門。不獨交口褒美。又至連章論奏。一見而除朝籍。再見而升經筵。臣頃任起居舍人。屢侍講席。觀頥陳說。凡經義所在。全無發明。必因藉一事。

汎濫援引。借無根之語。以摇撼聖聽。推難考之跡。以眩惑聦明。上德未有嗜好。而常啓以無近酒色。上意未有信嚮。而常開以勿用小人。豈惟勸導

以所不為。實亦矯欺。以所無有。每至講罷。必曲為卑侫。附合之語。借如曰。𨿽孔子復生。為陛下陳說。不過如此。又如曰。臣不敢子細敷奏。慮煩聖聽。

恐有所疑。伏乞非時特賜宣問。容臣一一開陳。當陛下三年。不言之際。頥無日無此語。以惑上聽。而陛下亦必黽勉。為之應答。又如陛下因咳嗽罷

講。及御邇英。學士以下。侍講讀者六七人。頥官最小。乃越次獨後問聖體。僣踰過甚。並無職分。如唐之王伾。王叔文。李訓。鄭註是也。伾以詩書侍講。

叔文以棊待詔。二惡交踵。終兆永正之亂。註以藥術用。訓以易義進。兩邪合蹤。卒致甘露之禍。臣訪聞。頥有家不及治。有禄不及養。日𨂍匹馬。奔馳

權門。徧謁貴臣。歷造臺諫。其謁貴臣也。暗藉重輕之意。出以語人。收為𥝠恩。及有差除。若合符節。是人皆憚懼。而又深德其造臺諫也。脅肩蹙額。屏

人促席。或以氣使。或以術動。今日當論列某事。異日當排撃此人。而臺諫之中。常有儔類。竭盡死力。如朱光庭。杜純。賈易之𣴑是也。臣居京師近二

年。頥未甞過臣門。臣比除諫官。頥即來訪臣。先談賈易之賢。又賀與易同官遂語。及吕陶事。曰。吕陶會補。司諫命已乆聞。今聞復下何也。如此。則賈

明叔必不安職矣。明叔者。指賈易字也。臣答曰。何以言之。頥曰。明叔近有文字。攻陶之罪。已數日矣。今陶設為司諫。明叔異議。知耻者也。言既不行。

其辭去决矣。公能坐觀明叔之去乎。臣曰。將如之何。頥旧。此事在公也。公之責重也。推頥之言。必是與陶有隙。又欲諷臣攻陶。助易也。臣素與頥不

相識。只在經筵相遇。又未甞過臣。一旦乃非意相干。說諭如此。陛下以清明安静為治於上。而頥乃皷騰利口。間亂群臣使之相爭鬥於下。紛紛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