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164.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殿名設職。不必須在本殿說書。然不肯於不可講說之處。置說書官也。後六日。遂出臨為河北都轉運使。先是神宗之䘮未除。而百官以冬至表

賀。先生乞改賀為慰。及將除䘮。有司又以開樂置宴。先生復以為不可。始先生被命。修三學條制。乞去利誘。專委任。及置尊賢堂。待賔吏師齋。立觀

先法皆不納。於是䑓諫論蘇公未已。蜀人吕陶為殿中侍御史。為上言。蘇軾以鄙語。戲程某。衆大笑。結寬之端。盖自此始。五月十六日。遂命起居舍

人孔文仲。為左諫議大夫。陶為左司諫。兵部員外賈易。為右司諫。臺端王彦霖。諫官朱公掞。皆徙官。後六月。又命中丞傳欽之。典吏部侍郎胡宗愈。

兩易皆為策題事也。易言陶不當用。七月十二日。陶罷為京西轉運副。使易先生門下人也。宗愈既受命。首論先帝三舍科條。固已精宻。冝一切仍

舊。因是力詆先生。為不宜使在朝廷。一日先生赴講會。上瘡疹不坐。巳累日。先生退詣宰相。問上不御殿之因曰二聖臨朝。上不御殿。太皇不當獨

坐。且人主有疾大臣弗知。可謂寒心。翌日宰執以先生奏。遂請問疾。太皇太后不恱。文仲因奏先生罪罷之同日易亦以論事失當。絀知懷州。先生

即日歸河南既就職。十一月六日。始具奏乞納官。歸田里。三年二月。又乞致仕。章五上。迄不得命。五年正月。以父䘮免。先生既罷講職。其月二十七

日。遂命蘇公兼侍讀。而文仲十一月二十六日。亦改除中書舍人。盖申公不直之也。明年三月二十一日。文仲卒。哲宗舊録附文仲傳。載申公之言

云。文仲為蘇軾所誘脅。論事皆用軾意。又申公家傳云。文仲以伉直稱。然憃不曉事。為浮薄輩所使以䧟賢良。晚乃自知為小人所紿。憤鬱嘔血而

死。蓋指此也。其後蘇公上章。有臣素疾程某之姦。未甞假以辭色之語。而右正言劉安世器之。亦論先生。辭卑居尊。未被命。而先論事為非。是因進

排詆先生之說。劉非蘇黨蓋其知不足以知先生云。後劉公門人馬永𡖖者記劉公之言有云。一時講罷未退。上忽起憑檻折柳枝有儒進曰。方春

萬物發生不可無故𢦤折。上擲去色甚不平。温公聞之亦恱。今按先生。以元年三月除說書。四月二日方再具辭免。繼即以暑熱罷講。計先生入侍。

不過一再又且以四月上旬。非所謂方春發生之時。若以為二年春講時事。則元年之秋。温公已薨矣。尚安得聞而亦恱。即劉公之學。自不妄語入。

不應如此䟽誕。未知永卿誤記之乎。抑劉公於所惡而辟焉。不暇審也。此書乆行於世。晦庵先生所作年譜。亦誤以為據。而但於注文。疑其不然。今

不可不詳辯。年譜又載文仲劾䟽有云騰口間亂。以快恩讎致市井目為五鬼之魁。今李丙丁未録中有文仲全章。乃無此語。考張商英紹聖初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