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08268.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統而萬殊則雖天下一家。中國一人而不流於兼愛之蔽。萬殊而一貫則雖親踈異情貴賤異等而不梏於為我之私此西銘之大指也觀其推親

親之厚以大無我之公。因事親之誠以明事天之道。盖無適而非所謂分立而推理一者夫豈專以民吾同胞長長㓜㓜爲理一而必默識於言意

之表然後知其分之殊哉。且所謂稱物平施者正謂稱物之冝以平吾之施云爾若無稱物之義。則亦何以知夫所施之平哉。龜山第二書。盖欲發

明此意然言不盡而理有餘也故愚得因其說而遂言之如此。同志之士。幸相與折衷哉。某既為此觧後得尹氏書云楊中立答伊川先生論西

銘書有釋然無惑之語先生讀之曰。楊氏也未釋然乃知此論所疑。第二書之說。先生蓋亦未之許也。然龜山語録有曰。西銘理一而分殊。知其理

一。所以爲仁。知其分殊。所以爲義所謂分殊。猶孟子言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其分不同故所施不能無差等爾。或曰。如是。則體用果離而為二

矣。曰。用未甞離體也。以人觀之四支百骸具於一身者體也。至其用處。則首不可以加屨。足不可以納冠盖即體而言而分已在其中矣此論分别

異同各有歸趣大非答書之比。豈其年髙德盛而所見始益精與因復表而出之。以明答書之說。誠有未釋然者。而龜山所見盖不終於此而已也

乾道壬辰孟冬朔旦某書。始予作太極西銘二觧。未甞敢出以示人也。近見儒者多議兩書之失。或乃未甞通其文義。而妄肆詆訶。予竊悼馬。因

出此觧以示學徒。使廣其傳。庶幾讀者由辭以得意。而知其未可以輕議也。淳熈戊申二月已已。晦翁題。龜山楊氏上伊川先生書曰竊謂道之不

明。知者過之。西銘之書。其幾於遇乎。昔之問仁於孔子者多矣。雖顔子仲弓之徒。所以告之者不遇求仁之方爾。至於仁之體。未甞言也。孟子曰。仁。

人心也。義仁路也。言仁之最親無如此者然云體用爾言之。未聞如西銘之說也。孔孟聖有𨼆哉。蓋不敢遇之以起後學之弊也。且墨氏之兼愛。固

仁者之事也。其𣴑遂至於無父。豈墨氏之罪哉。孟子力次之必歸罪於墨子。者正其本也。故君子言必慮其所終。行必𥡴其所敝謂此爾。西銘發明聖

人之微意至深。然而言體而不及用。恐其𣴑遂至於兼愛。則後世有聖賢者出。推本而論之。未免歸第於横梁也。時竊妄意此書。盖西人共守而謹

行之者。欲得先生一言推明其用。與西銘並行。庶乎體用兼明。使學者免於𣴑蕩也横梁之學。造極天人之蕴。非後學所能窺測。然所疑如此。故輙

言之先生以謂如何伊川先生答曰。前所寄史論十篇。其論善正。西銘之論則未然横梁之言誠有過者乃在正蒙西銘之為書推理以存義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