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648.pdf/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使者蘇侯詡。官侯鑑。衡守薛侯伯宣。皆奉金齎割公田。以佐其役踰年而後樂其成焉。於是宋侯以書来曰。願記其實以詔後人。且有以幸教其學

者則所望也予惟前代庠序之教不修。士病無所於學徃徃擇勝地。立精舍以為羣居講習之所。而為政者乃或就而褒表之𠰥此山𠰥嶽麓𠰥白

鹿洞之類是也逮至本朝慶曆熈寧之盛學校之官遂徧天下。而前日豦士之廬無所用則其舊迹之蕪廢亦其勢然也。不有好古圖舊之賢孰能

謹而存之哉。抑今郡縣之學官置愽士弟子員皆未𡮢考其德行道藝之素其所受授。又皆世俗之書。進取之業。使人見利而不見義。士之有志為

己者盖羞言之。是以𡮢欲别求燕閒清曠之地。以共講其所聞而不可得此二公所以慨然發憤於斯役。而不敢憚其煩。盖非獨不忍其舊迹之蕪

廢而已也。故特為之記其本末以告来者。使知二公之志所以然者而無以今日學校科舉之意亂焉。又以風曉其位。使知今日學校科舉之害有

不可勝言者不可以是為適然而莫之救也。𠰥諸生之所以學而非𠰥今人之所謂。則昔吾友張子敬夫所以記夫嶽麓者。語之詳也顧於下學之

功有所未究。是以誦其言者。不知所以從事之方。而無以蹈其實然今亦何以他求為哉。亦曰養其全於未發之前。察其幾於將發之際。善則擴而

充之。惡則克而去之。其亦如此而已矣。又何俟於予言哉。張南軒諸葛武侯祠堂記自五霸功利之說興。謀國者不知先王仁義之為貴而競

於未𡍼。秦遂以勢力得天下。然亦遂以亡。漢髙帝起布衣。一時豪傑翕然從之。而其所以建基本。卒滅項氏者乃三老董公仁不以勇義不以力之

說也。相傳四百餘年而曹氏篡漢諸葛忠武侯。當此時間關百為。左右昭烈父子立國扵蜀。明討賊之義。不以强弱利害貳其心。盖凛凛乎三代之

佐也。侯之言曰。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又曰。臣鞠躬盡力。死而後已至於成敗利鈍。則非臣之明所能逆覩。嗟乎。誦味斯言。則侯之心可見矣。雖

不幸功業未究。中道而殞然其扶皇極。正人心。挽回先王仁義之風。𡸁之萬世。與日月同其光明可也。夫有天地則有三綱。中國之所以異於夷狄

人類之所以别於庶物者。以是故耳𠰥汨於利害之中。而忘夫天理之正。則雖有天下。不能一朝居此侯之所以不敢斯須而忘討賊之義盡其心

力至死不悔者也。方天下雲擾之初侯獨髙卧昭烈以帝室之冑三顧其廬而後起從之。則夫出處之際。固已有大過人者。其治國立經陳紀而不

為近圖其用兵。正義明律而不以詭計凡其所為悉本大公曾無纖毫始息之意。類皆非後世所可及。至讀其將没上表之辭則知天下之物欲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