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08979.pdf/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恭。自號為天。不復稱朕。此外小事異同不可勝紀。狂惑妖僻。開未之有也。客曰齊武成。荒悸庸暗。怨結人神。厥嗣不昌。理則然矣。周祖聦明神武。冠

世雄竒。因愚子以至顛覆。豈人事平。天道也。蒙有惑焉。請聞其說。主人曰。寒暑晦明。一儀之不同也。賢愚治亂。五勝之相形也。是以酒池肉林。乃周

王之締構。坑儒滅學。亦漢后之驅除。齊自天保受終。迄於武平喪國。孝昭之外。竟無令主。河清已後。國基漸墜。昏主慢游於上。黎民怨讟於下。逮於

末葉。君弱臣愚。外崩内潰。周人取之。猶坂上走丸也。周武任數矩疑愔。果敢雄斷。擁三秦之銳。屬攻昧之秋。削平天下。易同俯拾。木及三祀。宫車晚

駕。嗣子披猖。肆其凶慝。具人革命。宗廟為墟。此蓋天所以啓大隋。非不幸也。王安國後周書序周書本紀八。列傳四十二。合五十篇。唐令狐德

棻請撰次。而詔德棻與陳叔達庚儉成之。仁宗時出太清樓。本合史館秘閣本。又募天下獻書。而取夏竦李巽家本下館閣。是正其文字。今旣鏤板

以傳學官。而臣等始預其是正又序其目録一篇曰。周之六帝。當四海分裂之時。形勢劫東。毅然有志。合天下於一而材足以有為者。特文帝而已。

文帝召蘇綽於椆人之中。始知之未盡也。卧與之言。旣當其意。遂起并晝夜。咨諏酬酢。知其果可以斷安危。治亂之謀。而詘已以聴之。考於書唯府

兵之設。歛千歲。已散之民而係之於丘。庶。幾得三代之遺意。能不駭人視聽以就其事。而效見於後世。文帝嘗患文章浮薄。使綽為大誥以勸。而卒

能變一時士大夫之制作。然則勢在人上而欲皷舞其下者。奚患不成。雖然。非文帝之智。内有以得於已。而蘇綽之守。外不詘於人。則未可必其能

然也。以彼君臣之相遭。非以先王之道。而猶且懇懇以誇言之。又况無所待之豪傑。可易以畜哉。夫以德力行仁。所以為王霸之異。而至於詘已任

人。則未始不同。然而君能畜臣者天下之至難。傳曰。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蓋道極於不可知之神。而人有其質推之為。天下國家之用者。

以其粗爾。然非致其精於已。則其租亦不能以為人。惟能自愛其身。則内不欺其心。外不蔽於物。然後。好惡無所作。而尚何有已哉。能無已。始可以

得已。而足以揆天下之理。額人之言。而邪正無以廋其實。尚何患乎論之不一哉。於是賢能任使之盡其方。而吾所省者以天下之耳目。而小人不

能託忠以誣君子。又從而為之勸禁。則小人忿欲之心已黜於冥冥之際。君子樂。以其類進而摩厲其俗。凛然有恥。君臣相與謀於上。因敝以新法

度。而令馳騖於下者有忠信之守。而無傳會遷就之患。則法度有拂於民。而下不以情赴上者平。蓋虛然後能受天下之實。約然後能操天下之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