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0135.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惣論。時稱良史。史成。加在光禄大夫。進封鄭國公。賜物二十呌。姚思廉受詔。與秘書監魏徵同撰梁陳二史。思廉又採諸家梁史。續成父書。并推究

陳事刪益博綜顧野王所修舊史。撰成梁書五十卷。陳書三十卷。魏徵雖裁其惣論。其編次筆削。皆思廉之功也。晁公武讀書志周書五十卷。唐令

狐德棻等撰本紀八。列傳四十二。初周有柳蚪。隋牛洪。各有撰次。率多抵牾。貞。觀中德棻請撰次。乃詔與陳叔達唐儉共成之。先是蘇綽秉周政。軍

國詞令。多准尚書。牛弘為史。尤務清言。德棻因之以成是書。故多非實録。仁宗時出太清樓本。合史舘祕閣本。又募天下獻書。而取夏竦李巽家本。

下館閣正是其文字。其後林希王安國上之。直齋書録解題初德棻武德中。連言近代無正史。詔德棻及諸臣論撰。歷年不能就。罷之。貞觀二年。復

詔撰定。議者以魏有收淡二家書目為詳。惟五家史當立德棻與岑文本崔仁師次周史。李百藥次齊史。姚思廉次梁陳史。魏徵次隋史房玄齡總

監。而脩撰之原。自德棻發之。山堂考索自梁陳已降。隋周而徃者史皆貞觀年中群公所撰。近古。易悉。情僞可求。至於朝廷貴臣。必父祖有傳。考其

行事。皆子孫所為。而訪彼流落。詢諸故老。事有不同。言多爽實。昔秦人不死。驗符生之𢈲誣。蜀老猶存。知葛亮之多枉。斯則自古所嘆。豈獨於今哉。

隋書目録 帝紀五卷。 髙祖上第一。髙祖下第二。煬帝上第三。煬帝下第四。恭帝第五。 志三十卷。 禮儀一第一。禮儀二第二。禮儀三第三。禮

儀四第四。禮儀五第五。禮儀六第六。禮儀七第七。音樂上第八。音樂中第九。音樂下第十律曆上第十一。律曆中第十二律曆下第十三。天文上第

十四。天文中第十五。天文下第十六。五行上第十七。五行下第十八。食貨第十九。刑法第二十。百官上第二十一。百官中第二十二。百官下第二十

三。地理上第二十四。地理中第二十五。地理下第二十六。經籍一經第二十七。經籍二史第二十八。經籍三子第二十九。經籍四集道經佛經第三

十。列。傳五十卷。后妃傳文獻獨孤皇后。宣華夫人陳氏。容華夫人蔡氏。煬帝蕭皇后。第一。李穆子軍穆兄子詢。詢弟崇。崇子敏梁睿。第二。劉昉。

鄭譯柳裘。皇甫績盧賁。于義。子宣道。宣敏。隂壽子世師骨儀附。竇榮定元景山。源雄。豆盧勣。子敏。勣兄通。賀若誼。第四。梁士彦。宇文忻王誼。元諧。王

世積。虞慶則。元冑。第五髙熲。蘇威。子夔第六。李德林。第七。河間王弘。子慶。楊處綱。楊子崇。觀德王雄。弟達。第八。滕穆王瓚。嗣王綸。道悼王静。衛昭王

爽。嗣王集蔡王智積。第九。文四子。傳房陵王勇。子儼。秦孝王俊。子晧庶人秀。庶人諒第十列。傳趙煚。趙芬。楊尚希。長孫平。元暉。韋師楊异。蘇孝慈。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