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127.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二十七 八賄

水經一

水經桑欽撰。 酈道元註。序曰。易稱天以一生水。故氣微於北方而為物之先也。玄中記曰。天下之多者水也。浮天載地。高下無不至。萬物無不

潤。及其氣流屇石精簿膚寸。不崇朝而澤合。靈寓者神莫與並矣。是以達者不能測其淵冲。而盡其鴻深也。昔大禹記。箸山海周而不備地理志。其

所録簡而不周。尚書本記與職方俱畧。都賦所述裁不宣意。水經雖祖綴津緒。又闕傍通。所謂各言其志。而罕能備其宣導者矣。令尋圖訪𧷤者。極

聆川域之說。涉土𨔼方者。寡能達其津照。縱髣髴前聞。不能不猶深汀營也。余少無尋山之趣。長違問津之性。識絶深經。道淪要慱。進無訪一知二

之機。退無觀隅三反之慧。獨學無聞。古人傷其孤陋。捐䘮辭書。達士嗟其面墻。默室求深。閉舟問逺。故亦難矣。然毫管闕天。暦筩昔同時昭。飲河酌

海。從性斯畢。竊以多睱。空傾歲月。輙述水經。布廣前文。大傳曰。大川相間小川相屬。東歸於海脉。其枝流之吐納。診其㳂路之所纏。訪瀆搜渠緝而

輟之。經有謬誤者。考以附正。文所不載。非經水常源者。不在記注之限。但綿古芒昧。華戎伐襲。郭邑空傾。川流戕改。殊名異目。世乃不同。川渠隱顯。

書圖自負。或亂流而攝詭號。或直絶而生邇稱。枉渚交竒。泗湍决澓。音伏纏絡枝煩。條貫子夥。十二經通尚或難言。輕流細漾。圍難辯究。正可自獻

徑見之心。備陳轝從之說。其所不知。盖闕如也。所以撰證三經附其枝要者。庶備忘悮之矜。求其尋省之易。河水崑崙墟在西北。三成為崑崙丘。崑

崙說曰。崑崙之山三級。下曰樊桐。一名板桐。二曰玄圖。一名閬風。上曰層城。一名天庭。是謂太帝之居。去嵩高五萬里。地之中也。禹本紀與此同。高

誘稱河出崑山。伏流地中萬三千里。禹而通之。出積石山。按山海經。自崑崙至積石。一千七百四十里。自積石出隴西郡。至洛准地志。可五千餘

里。又按穆天子傳。天子自崑山入于宗周萬里。西土之數。自宗周纏水以西北至于河宗之邦。陽紆之山。三千有四百里。自陽紆西至河首四千里。

合七千四百里。外國又云。從大晋國正西七萬里得崑崙之墟。諸仙居之。數說不同。道岨且長。遐記綿邈水陸路殊。徑復不同。淺見末聞。非所詳

究。不能不聊述間見以誌差𨔄也。其高萬一千里。山海經稱方八百里高萬仞。郭景純以為自上二千五百餘里。淮南子稱高萬一千一百里一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