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127.pdf/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河水又東北逕參田山西。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河水又東北逕于黑城北。又東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若水也。水出高平大壟山若水谷。建武八

年世祖征隗囂。凄從高平茅一若水谷入。即是谷也。東北流逕高平縣故城東。漢武帝元鼎三年。安定郡治也。王薺更名其縣曰铺睦。西十里有獨

卓。上有故臺。臺側有風伯壇。故世俗呼此年為風堆。其水又北龍泉水注之。水出縣東北七置。龍泉東北流注高平川。川水又北出秦城。長城在縣

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逕東西二大妻故城門。北會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隴山西東。水發源縣西南二十六里湫淵。淵在四山中。湫水北流。西北出

長城。北與次水會。水出縣西南四十里。長城西山中。北流逕魏行宫故殿来。又北次水注之。出縣西南四十里山申。北流逕行宫故殿西。又北合次

水。水出縣西南四十八里。東北流又與次水合。水出縣西南六十里。咸陽山東。北流左會右水總為一川。東逕西婁北。東注若水。叚類為護羗校斜

於安定高平若水討先零。斬首八千級於是水之上。若水又北與石門水合。水有五源。東水導源高平縣西八十里。西北流次水注之。水出縣西百

二十里如州泉東北流。右入東水亂流。左會三川參差相得。東北固為一川。混濤歴峽。峽即隴山之北垂也。謂之石門口。水曰石門水。在縣西北八

十餘里。石門之水。又東北注高平川。川水又北自延水注之。西出自延涇。東流應峽。謂之自延口。縣之西北一百里。又東北逕延城南。東入高平川。

川水又北逕廉城東按地理志曰。北地有廉城縣。闕駟言在富平北。自昔匈奴侵漢。新秦之土。率為狄塲。故城舊壁盡緃胡。自地理淪移。不可復識。

當是世人誤證也。川水又北。若水注之。水發縣東北百里山流注高平。高平又北逕三水。縣西犯水注之。水出高平縣西北二百里牽條山西東。北

流與若勃溪水合。有二源總歸一瀆。東北流入紀。肥水又東北流違泉水注為。泉流所發導於若勃溪東。東北流入肥。肥水又東北出峽。注于高平

川。水東有山。山東有三水。縣故城本屬國都尉治。王養之廣延亭也。西南去定都三百四十里。侍郎張無為安定屬國都尉治此。羗有獻金馬者。夐

居主薄張祁入於羗前。以酒酹地曰。使馬如羊。不以入厩。使金如乗。不以入懷。盡選不受。城化大行。縣東有温泉。温泉東有鹽池。設地理志曰。縣有

鹽官。今於城之東北有故城。城北有三衆。疑即縣之鹽官也。高平川水。又北入于河。河水又東北逕昫巷縣故城西。地理志曰。河水别出為

河溝。東至富平。北入河。河水於此有上河之名也。河水又北過北地富平縣西。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其間即上河峽。世謂之為青山河。水歴峽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