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130.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改之曰阿矣。漢高帝十一年。封高邑爲侯國。王莽之安城者也。故俗謂是水爲祝阿澗水。北流注于濟。建武五年。耿弇東撃張步。從朝陽橋濟渡兵

即是處也。濟水又東北濼水出焉。濼水出歷縣故城西南。泉源上。舊水涌若輪。春秋桓公十八年。公會齊侯于濼是也。俗謂之爲娥姜水也。以泉源

有舜妃娥英廟故也。城南對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冗。謂之舜井。抑亦茅山禹井之比矣。書。舜耕歷山。亦云在此。所未詳也。其水北爲大明湖。西

即大明寺。寺東北兩面側湖。此水便成净池也。池上有客亭。左右楸桐。負曰俯仰。目對兼爲。極山木明瑟。可謂濠梁之性。物我無違矣。湖水引瀆。東

入西郭。東至歷城西。而側城北。注湖水。上承東城。歷祀下泉源競發。其水北流。逕歷城東。又北引水高流柸池。州僚賓燕。公私多萃其上。分爲二水

右水北出。左水西逕壓城北西北爲陂。謂之歷水。與濼水會。自水枝津合。水首受歷水於歷城東。東北逕東城西而北出郭。又北注濼水。又北聴水

出焉。濼水又北流注于濟。謂之濼口也。濟水又東北華不注山。單椒秀澤。不連陵以自高。虎牙桀立孤拳特㧞以刺天。青崖翠發。望同點黛。山下有

華泉。故京相璠曰。春秋土地名也。華泉。華不注山下泉水也。春秋左傳。成公二年。齊頃公典𣈆郡剋戰于橐。齋師敗續。遂之三周華不注。逢丑父與

公易位。將及華泉。驂絓於木而止。丑父使公下如華泉取飲。齊侯以免。韓厥獻丑父。郄子將戮之。呼曰。自今無有伐其君。任患者有一於此。將爲戮

矣。郄子曰。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勸事君。乃免之。即華水也。北絶聽瀆二十里注于濟。又東北過臺縣北。巨合水。南出鷄山西北。

北逕巨合故城西。耿弇之封張步也。守巨里。即此城也。三面有城。西有深坈。坈西即弇所營也。與費邑戰。斬邑於此。巨合水。又北合關盧水。關盧水。導

源焉耳山。北逕傳亭城西。西北流至平陸城。與武原水合。水出譚城南平澤中。世謂之武原泉。北逕譚城東。俗謂之布城也。又北逕東平陵縣故城

西。故陵城也。後乃加平譚國也。齊桓之出過譚。譚不禮焉。魯莊公九年。即位又不朝。十年滅之。城東門外有樂安任照先碑。濟南治也。漢文帝十六

年。置爲王國。景帝二年爲郡。王莽更名樂安郡。其水又北逕巨合城東。漢武帝以封城陽頃王子劉發于爲侯國。其水合關盧水而出。注巨合水而

北逕臺縣故城南。漢高帝六年。封東郡尉。戴舒爲侯國。王莽之臺治也。其水西北流。白野泉水注之。水臺城西南白野泉。北逕留山西北流。而右注

巨合水。又北聽水注之。水上承濼水。東流北屈。又東北流注于巨合水。亂流又北入于濟。濟水又東北合芹溝水。水出臺縣故城東南。西北流逕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