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2.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翁伯是周景王之孫。食菜陽樊。春秋之末。爰宅無終。因陽樊而易氏焉。愛仁慱施。天祚玉田。其碑文云。居子縣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後路徙於西山

之下。陽公又遷焉。而受玉田之賜。情不好寳。王田自去。今猶謂之為玉田。陽于寳曰。於種石處。四角作大石柱。各一文。中央一項之地。名曰玉田。至

今相傳云。田玉之揭起于此矣。而今不知所在。同之譜叙。自去文矣。藍水注之。水出北山東。屈而南流。逕無終縣故城東。故城無終子國也。春秋襄

公十四年。無終子嘉父使孟樂如晉。因魏絳納虎豹之皮。請和諸戎是也。故燕地矣。秦始皇二十二年滅燕。置右北平郡治。此王莽之所謂北順也。

漢世李廣為郡。出遇㐲石為虎也射之飲羽此處矣。魏氏土地記曰。右北平城西北百三十里。有無終城。其水又南入灅。灅水又西南入于庚水。地

理志曰。灅水出俊靡縣南。至無終東入庚水。庚水世亦謂之為柘水也。南逕燕山上。懸巖之側有石鼓。去地百餘丈。望若數百石囷。有石梁貫之。皷

之東南有石援桴收同撃勢。者舊言燕山石鼓鳴則土有兵。庚水又南逕北平城西。而南入鮑丘水。謂之拓口。鮑丘水又東逕右北平郡故城南。魏

氏土地記曰。葪城東北三百里有右北平城。鮑丘水又東巨梁水注之。水出土埧縣北陳宫山西。南流逕觀鷄山謂之觀鷄水。水東有觀鷄寺。寺内

起大壼甚高廣。可容千僧。下悉結石為之。上加塗塈。基内踈通枝經脉散。基側室外四出爨火。炎勢内流。一堂盡温。盖以此土寒嚴。霜氣肅猛。出家

沙門。率皆貧薄。施主慮闕逳業故崇斯構。是以志道者多栖托焉。其水又西南流右合區落水。出縣北山東南流入巨梁水。巨梁水又南逕土垠縣

故城西。左會寒渡水。水出縣東北。西南流逕縣右注梁河。河又南澗于水注之。水出東北山。西南流逕土垠縣故城東。西南流入巨梁水。又東南右

合五里水。水發北平城東北五里山。故世以五里名溝。一名田繼泉。西流南屈逕北平城東。東南流注巨梁河。亂流入于鮑丘水。巨梁自是水之南

極雽池。西至泉州雍奴。東極於海謂之雍奴藪。其澤野有九十九澱。枝流條右徃徃逕通。非唯河鮑丘歸海者也。濡水從塞外來。東南過遼西令支

縣北。濡水出禦夷鎮東南。其水二源。雙引夾山。西北流出山合成一川。又西北逕禦夷故城東鎮北百四十里。北流左道則連泉水注之。出故城東

西北流逕故城南。又西北逕渌水池南。其水淵而不流。其水又西屈而北流。又東逕故城北。連結兩池沼。謂之連泉浦。又東北注難河。難河右則汙

水入焉。水出東塢南西北流逕沙野南北。人名之曰沙鎮。東北二百三十里。西北入難河。濡難聲相近。狄俗語訛耳。水又北逕沙野西。又北逕箕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