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2.pdf/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天興二年遷都於此。太和十六年破大華安昌諸殿。造太極殿東西堂。及朝堂夾建象魏乾先中陽瑞門。東西二掖門。雲龍神虎中華諸門。皆飾以

觀閣。東堂東接太和殿。殿之東階下有一碑。太和中立石。是洛陽八風谷之緇石也。殿之東北接紫宫寺。南對承賢門。門南即皇信堂。堂之四周。圖

右聖忠臣烈士之容。列題其側。是辯章郎彭城張僧逹樂安蔣少逰于堂南對白臺。臺甚高廣。臺基四周列壁閣。路自内而升。國之圖籙祕籍。悉積

其下。臺西即朱明閣。有侍之官出入所由也。其水夾御路南流逕篷臺。西魏神瑞三年人毁建白樓。樓甚高聳。加觀榭於其上。表裏飾以石粉。𣉞曜

建素赭白騎分。故世謂之白樓也。後置大皷於其上。晨昏伐以千椎。為城里諸門啓閉之候。謂之戒晨皷也。又南逕皇舅寺西。是太師犂昌憑晉國

所造。有五層浮屠。其神圖像皆合青石為之。加以金銀火齊衆彩之。上煒煒有精尤。又南逕永寧七級浮屠西。制甚妙工在寡雙。又南逺出郊郭。弱

柳蔭街。系楊被浦。㳂私引裂。用周圍撓長塘曲池。所在布護。故不可得而論也一水南逕白登山西。服䖍曰。白登臺名也。去平城七里。如淳曰。平城

傍之高城若丘陵矣。今平城東十七里有臺。即白登臺也。臺南對罡阜。即白登山也。故漢書稱上遂至平城。上白登者也。為匈奴所圍處。孫暢之述

畫曰。漢高祖被圍七日。陳平使能畫作美女。送與冐頓閼氏。恐冐頓勝漢。其寵必衰。說冐頓解圍於此矣。其水又逕寧先宫東。獻文帝之為太上皇

也。所居故官矣。宫之東次下有兩石柱。是石虎鄴城東門石橋柱也。按住勒趙建武中造。以其石作工妙徙之於此。余為尚書祠部與冝都王穆罷。

同拜北郊親所逕。見柱側悉鏤雲矩。上作蟠墻。甚有形勢。信為工巧。去子丹碑側逺矣。其水又南逕平城縣故城東。司州代尹治皇都洛陽。以為恒

州水左有大道壇廟。始光二年少室道士㓂謙之所議建也。兼諸岳廟碑。亦多所署立。其廟階三成四周欄檻。上階之上。以本為員基。令干相枝梧。

以板切其上。攔陛承阿上員制如明堂。而專室四户。室内有神坐。坐右列王罄。皇與親降。受籙靈壇。號曰天師。宣陽道式。暫重當時。壇之東北。舊有

静輪宫。魏神嘉四年造。枊亦相梁之流也。臺高廣。超出雲間。欲令上延霄客。下絶器浮。太平眞君十一年又毁也。物不停固。白登亦繼褫矣。水右有

三層浮屠。眞容鷲架。悉結石也。裝制廉質。亦盡美善也。東廓外太和中間人宕昌公鉗耳處。時立祗洹舍於東畢。椽瓦梁棟。臺𨐧欞陛。尊容聖像。及

床坐軒帳。悉青石也。圖制可觀。所恨唯列𨐧合石。踈而不宻。庭中有祗洹碑。碑題大篆非佳耳。然京邑帝厘佛法豐盛。神圖妙塔。桀時相望。法輪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