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132.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轉。兹為上矣。其水自北苑南出。歴京城内河千兩湄。太和十年。累石結岸。夾塘之上。雜樹交蔭。郭南結兩石橋。横水為梁。又南逕籍田及藥圃西。明

堂東。明堂上圓下方。四周十二户。九堂而不為重隅也。室外柱内綺井之下。施機輪飾縹。仰象天狀。畫北通之宿鳥盖天也。每月隨斗所建之辰。轉

應天道。此之異古也。加靈臺於其上。下則引水為壁雍。水側結石為塘。事准右制。是太和中之所經建也。如渾水又南與武周川水會。水出縣西南

山下二源翼導。俱發一山東北流合成一川。北流逕武周縣故城西。王莽之桓周也。又東北石合黄山水西。出黄阜下。重北流聖山之水注焉。水出

西山東流注于黄水。黄水又東注武周川。又東歴故亭北。右合火山西溪水。水導源火山西北流。山上有火井。南北六十七步。廣减尺許。源深不見

底。炎勢上升。常若微雷發響。以草爂之。則煙騰火發。東方朔神異傳云。南方有火山焉。長四十里。廣四五里。其中皆生不燼之木。晝夜火然。得雨猛

風不滅。火中有鼠。重百斤。毛長二尺餘。細如絲。色白。時時出火。以水逐而沃之則死。取其毛績以為布。謂之大浣布。是山亦其類也。但卉物則不能

然。其山以火從地中出。故亦名榮臺矣。火井東五六尺。又東有湯井。廣輪與火井相狀。勢熱又同。以草内之則不然。皆沾濡露結。故俗以湯井為目。

井東有火井祠以時祀祭焉。井北百餘步有東西谷。廣十許步。南岸下有風穴。厥大容人。其深不測。而穴中肅肅常有微風。難三伏盛暑。猶須龔裘

寒吹凌人。不可暫停。而其山出雛鳥。形類雅鳥。純黑而姣好。音與之同。續彩紺發。觜若丹砂。性馴良而易附。丱童㓜子捕而執之。赤觜鳥亦曰阿鶵

鳥。按爾雅。純墨及哺謂之慈為。小而腹下白。不及哺者謂之雅鳥。白頭而群飛者謂之燕鳥。大而白頭者謂之倉鳥。爾雅曰。鸒斯卑居也。孫炎曰。卑

居楚鳥犍為舍人以為壁屋說文謂之雅。雅楚鳥。莊子曰。雅賈矣。馬融亦曰。賈鳥者也。又按瑞應圖。有三足鳥赤鳥白鳥之名。而無記於此鳥。故書

其異耳。自恒山已北。並有此矣。其水又東北流注武周川水。武周川水又東南源。水側有石秪洹舍。并諸窟室。比丘尼所居也。其水又東轉逕靈巖

南。鑿石開山。固崖結構。眞容巨壯。法世所締。山堂水殿。烟峙相望。林淵錦鏡。綴目新時。川水入東南流出山。魏土地記曰。平城宫西三十里武周塞

口者也。自山口枝渠東出入苑。溉諸園池。苑有洛陽殿。殿北有宫館。一水自枝渠南流。東南出火山水注之。水發大山東溪。東北流出山。山有石炭

火之熱同樵炭也。又東注周武川。逕平城縣南。東流注如渾水。又南流逕班氏縣故城東。王莽之班也。闞駰十三州志曰。班氏縣在郡西南百里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