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1135.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又其南歷燭城西。即鄭大夫燭之武邑也。又南流注于洧水也。又東南過長社縣北。洧水東南流。南濮北濮二水入焉。濮。音僕。洧水又東南與龍淵

水合。水出長社縣西北有故溝。上承洧水。水盛則通注龍淵。水减則徫渠輟流。其瀆中溢泉南注。東轉為淵渌水。平潭清潔澄深。俯視游魚。類若來

矣。所謂淵無潜鱗也。又東逕長社縣故城北。鄭之長葛邑也。春秋。隱公五年。宋人伐鄭國長葛是也。後社樹暴長。故曰長社。魏潁川郡治也。余以

景明中出宰兹郡。於南城西側修立客館。板築既興。於上下得一樹。根甚壯大。疑是故社怪長暴茂者也。稽之故說。縣無龍澗水名。蓋出近世矣。京

相璠春秋土地名曰。長社北界有禀水。但是水導於隍塹之中。非北界之所謂。又按京社地名。並云長社縣北有長葛鄉。斯乃縣徙于南矣。然則是

水。即禀水也。其水又東南逕棘城北。左傳所謂楚子伐鄭敕齊。次于棘澤者也。禀水又東左注洧水。洧水又東南分為二水也。其枝水東北流注沙。

一水東逕許昌縣故許男國也。姜姓。四岳之復矣。穆天子傳所謂天子見許男子洧上者也。漢章帝建初四年。更封馬光為侯國。春秋助期曰。漢以

許昌失天下。及魏承漢歷。遂改名許昌也。城内有景福殿基。魏明帝太和中造。准價八百餘萬。洧水又東入汶倉城内。俗以是水為汶水。故有汶倉

之名。非也。蓋洧水之邸閣身。洧水又東逕隱陵縣故城南。李竒曰。六國為安陵也。昔秦求易地唐且受使於此。漢高帝十二年。封都尉未濞為侯國。

王莽更名左亭。洧水又東隱陵陂水注之。水出隱陵南陂東。西南流注于洧水也。又東南過新汲縣東北。洧水自隱陵東逕桐丘南。俗謂之天井陵。

又曰岡非也。洧水又屈而南流。水上有梁。謂之桐門橋。蓋籍桐丘以取稱。亦言取桐門亭而目焉。然不知亭之所在。未之詳也。洧水又東南違桐丘

城。春秋左傳。莊公二十八年。楚伐鄭。鄭人將奔桐丘。即此城也。杜預春秋釋地曰。潁川許昌城東北。京相璠曰。鄭地也。今圖無而城見存。西南去許

昌故城可三十五里。俗名之曰堤。其城南即長堤。因洧水之北防也。西面桐丘。其城邪長而不方。蓋憑丘之稱。即城之名矣。洧水又東逕新汲縣故

城北。漢宣帝神雀二年。置於許之汲鄉曲洧城。以河内有汲縣。故加新也。漢宣帝建初四年。封執金吾馬光為侯國。城在洧水南堤上。又東洧水右

迤為濩陂。洧水又逕匡城南扶溝之匡亭也。又東洧水左迤為鴨子陂也。謂之大冗口也。又東南過芳城邑之東北。洧水自冗口東南逕洧陽城。西

南逕芳城東北。又南左合庾溝。溝水上承洧水於大冗口東北枝分。東逕洧陽故城南。俗謂之復陽城。非也。蓋洧復字類音讀叟。漢建安中。封司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