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6.pdf/2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更從今名。即王莽之沂平者也。又南過良城縣西。又南過下邳縣西南入于泗。春秋左傳曰。昭公十三年杖。𣈆侯會吳子于良。吳子辭。水道不可以

行。𣈆乃還是也。地理志曰。良城。王莽更名承翰矣。沂水於下邳縣北西流分為二水。一水於城北西南入泗。一水逕城東屈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

沂水。水上有橋。徐泗間以為圮。昔張子房遇黄石。於圮上。即此處也。建安二年。曹操圍吕布於此。引沂泗灌城而擒之。洙水出泰山蓋縣臨樂山。

地理志曰。臨樂山洙水所出。西北至蓋入泗水。或作池字。蓋字誤也。洙水自山西北逕蓋縣。漢景帝中元五年。封后兄信為侯國。又西逕泰山東平

陽縣。春秋宣公八年冬城平陽。杜預曰。今泰山平陽縣是也。河東有平陽。故此加東吳。𣈆武帝元康九年。改為新泰縣也。西南至卞縣入于泗。洙水

西南流。盗泉水注之。泉出卞城東北卞山之陰。尸子曰。孔子至於暮矣。而不宿於盗泉。渴矣而不飲。惡其名也。故論撰考讖曰。水名盗泉。仲尼不漱。

即斯泉矣。西北流注于洙泗。洙水又西南流于卞城西。西南泗水亂流。西南至魯縣。東北又分為二水。水側有故城。兩水之分會也。洙水西北流逕

孔里。此是謂洙泗之間矣。春秋之浚。洙非謂始導矣。蓋深廣之耳。洙水又西南後津出焉。又南逕瑕丘城東。而南入石門。門右結石為水門。跨於水

上也。西南流。世謂之仕武溝。洙水又西南逕平陽縣之顯閭亭。西邾邑也。春秋襄公二十一年。經書邾庶其以漆閭丘來奔者。杜預曰。平陽北有顯

閭亭。十三州記曰。山陽南平陽縣又有閭丘鄉。從征記曰。杜謂顯閭丘也。今按漆鄉東北十里。見有閭丘鄉。顯閭非也。然則顯閭自是别亭未知孰

是。又南洸水注之。吕忱曰。洸水出東平。上承汶水於岡縣西。闡亭東。爾雅曰。汶别為闡。其由洛之有波矣。洸水西南流逕盛鄉城西。京相璠曰。岡縣

西南有盛鄉城者也。又南逕泰山寧陽縣故城西。漢武帝元朔三年。封魯共三子劉怪為侯國。王莽改之曰寧順也。又南洙水枝津注之。水首受洙。

西南流逕瑕丘城北。又西逕寧陽城南。又西南入于洸水。洸水又西南逕泰山郡來丘縣故城東。趙肅侯二十年。韓。將舉。與齊魏戰于來丘。即此縣

也。漢武帝元朔五年。封中山靖王子劉將夜侯國也。洸水又東南流注于洙水。又南至高平南入于泗水。西有茅鄉城。東去高平三十里。京相璠曰。

今高平縣西三十里。有故芽鄉城者也。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