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6.pdf/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泥中。毛云。泥中。邑名。疑此城也。上地污下城居小阜。魏濮陽郡治也。瓠河又東逕秺縣故城南。地理志曰。濟陽之屬縣也。褚先生曰。漢武帝封金日

磾為侯國。王莽之萬𡻕矣。世猶謂之為萬𡻕亭也。瓠河又東鄆城南。春秋左傳。成公十六年。公自沙隨還侍于鄆。京相璠曰。公羊作運字。今東都廪

丘縣東八十里有故運城。即此城也。又北過東郡范縣東北為濟渠。與將渠合。瓠河自運域東北逕范縣與濟濮枝渠合。故渠上承濟瀆於乗氏縣。

北逕范縣。左納瓠瀆。故經有濟渠之稱。又北與將渠受河於范縣西北。東南逕秦亭南。杜預釋地東。東平范縣西北有秦亭也。又東南逕范縣故域

南。王莽更名建陸也。漢興平中靳允為范令。曹太祖東征陶謙於徐州。張邈迎吕布。郡縣響應。程昱說允曰。君必固范。我守東阿。田單之功可立。即

斯邑也。將渠又東。會濟渠。自下通謂之將渠。北逕范城東。俗又謂之趙溝非也。又東北過東阿縣東。瓠河故瀆。又東北左合將渠。枝瀆上承將渠於

范縣東北逕范縣北。又東北逕東阿城南而東入瓠河故瀆。又北逕東阿縣故城東。春秋經書冬及齊侯盟于柯。左傳曰。冬盟于柯。始及齊平。杜

預曰。東阿。即柯邑也。按國語曹洙挾七首劫齊桓公逐。遂邑於此矣。又東北過臨邑縣西。又東北過荏平縣東為鄧里渠。自宣防已下。將渠已上。無

復有水。將渠下水首受河自北為鄧里渠。又東北過祝阿縣為濟渠。河水自泗口出為濟水。濟水二瀆。合而東注于祝阿也。又東北至梁鄒縣西分

為二。脉水尋梁鄒。濟無二流。蓋經之誤。其東北者為濟河。其東者為時水。又東北至濟西濟河東北入于海。時水東至臨淄縣西。屈南過泰山華縣

東。又南至費縣東入于沂。時。即耏水也。音而。春秋襄公三年。齊晋盟于耏者也。京相璠曰。今臨淄唯有澅水西北入沛。即地理志曰如水矣。耏如聲

相似。然則澅水即耏水也。蓋以澅與時合得通稱矣。時水。自西安城西南分為二水。枝津别出。西流德會水注之。水昌國縣黄山西北流。逕昌國縣

故城南。昔樂毅攻齊有功。燕昭王以是縣封之為昌國君。德會水。又西北五里泉水注之。水出縣南黄阜。北流逕城西北入德會。又西北世謂之滄

浪溝。又北流注時水。地理志曰。德會水出昌國西北。至西安入洳是也。時水又西逕東高苑城中而西注也。俗人過今側城南注。又屈其城南。史記

漢文帝十五年。分齊為膠西上國都高邑。徐廣音義曰。樂安有高苑城。故俗謂之東苑也。其水又北注故瀆。又西蓋野溝水注之。源導延鄉城東北

平地出泉西北逕延鄉城北。地理志曰。千乗有延鄉縣。世人謂故城為從城。延從字相似。讀隨字改。所未詳也。西北流世謂之蓋野溝。又西北流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