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7.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一千一百三十七 八賄

水經十一

水經沐水出琅耶東蒐縣西北山。大弁山與小㤗山連麓而異名也。引控衆流。積以成川。東南流逕邳郷南。南去縣八十許里。城有三面而不用於南。故

俗謂之半城。沐水又東南流。左右峴水。水北出大峴山。東南流逕邳郷東。東南流注于沐水也。東南過其縣東。沐水左與箕山之水合。水出東諸縣

西箕山。劉澄之以為許由之所隱也。更為巨繆矣。其山西南流注于沐水也。又東南過莒縣東。地理志曰。莒子之國盈姓也。少昊後。列女傳曰。齊人

杞梁殖。襲莒戰死。其妻將赴之。道逢齊公。公將吊之。杞梁妻曰。如殖有罪。君何辱命焉。如殖無罪。有先人之弊廬在。下妾不敢郊吊。公旋車吊諸室。

妻乃哭於城下。七日而城崩。故琴操云。殖死。矣援琴悲歌曰。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别離。哀感皇天。城為之墜。即城是也。其城三重。並悉崇

峻。唯南開一門。内城方十二里。郭周四十許里。尸子曰。莒君好鬼巫。而亡無知之難。小白奔焉。樂毅攻齊。守嶮全國。秦始皇縣之。漢興以為城陽國。

封朱虛侯章治莒。王莽之莒陵也。光武合城陽國為琅耶國。以封皇子京。雅好官室。窮極伎巧。壁帶飾以金銀。帝時京不安莒。移治閭陽矣。沐水又

南。表公水東出清山。尋伸維而注沐。沐水又南。潯水注之。水出于巨公之山。西南流舊堨以溉渚田。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潯水又西南流入沐。

沐又南與葛陂水會。水發三注山。西南流逕辟城。城南世謂之辟陽城。史記建元以來。王子侯者年表曰。漢武帝元狩二年。封城陽共王弟節侯劉

扶為侯國也。其水於邑積以為陂謂之辟陽湖。西南流注於沐水也。又南過陽都縣東入于沂沐水自陽都縣。又南會武陽溝水。水東出倉山。山上

有故城。世謂之監官城。非也。即古有利城矣。漢武帝元朔四年。封城陽恭王子劉釘為侯國也。其城因山為基。水導山下西北流。謂之武陽溝。又西

至即丘縣注于沐。沐水又南逕東海郡。即丘縣。故春秋之祝丘也。桓公五年。經書齊侯鄭伯如紀城祝丘。左傅曰。齊鄭朝紀欲襲之。漢立為縣。王莽

更之就信也。郡國志曰。自東海分屬琅耶。闕駰曰。即祝魯之音。盖字承讀變矣。沐水又南逕東海厚丘縣。王莽更之况其亭也。分為二瀆西南出。今

無水。世謂之枯沐。一瀆南逕建陵縣故城東。漢景帝八年。封石綰為侯國。王莽更之曰付亭也。沐水又南逕陵山西。魏正元中。齊王之鎮徐州也。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