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137.pdf/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沔。沔水又東。得合驛口。庾仲雍言。須導村耆舊云。朝廷驛使合王䘮於是。因以名焉。今須道村正有大歛口。言昭王於此𣩵歛矣。沔水又東。謂之横

桑。言得昭王䘮處也。沔水又東謂之鄭潭。言鄭武公與王同溺水於是余謂世數既懸為不近情矣。斯乃楚之鄭卿。守邑大夫讃公言。故世以為鄭

公潭耳。沔水又東得死沔。言昭王濟自是死沔。故有死沔之稱。王屍豈逆流乎。但千古芒昧。難以昭知。推其事類。似是而非矣。沔水又東與力口合。

有溾水出竟陵郡新陽縣西南河地山東流逕新陽縣南縣治雲杜湖城分雲杜立溾水又東南流注宵城縣南大湖。又南入于沔水。是曰力口。沔

水又東南。溳水入焉。沔水又東逕沌水口。水南通縣之太白湖。湖水東南通江。又謂之沌口。沔水又東逕沌陽縣北處沌水之陽也。沔水又東逕林

鄣故城北。晉建興二年。太尉陶侃為荆州鎮此也。又南至江夏沙羡縣北。南入于江。庾仲雍曰夏口。一曰沔口矣。尚書禹貢云。漢水南至大别入江。

春秋左傳。定公四年。吳師伐郢。楚子常濟漢而陳。自小别至于大别。京相璠春秋土地名曰大别。漢東山名也在安豐縣南。杜預釋地曰。二别近漢

之名。無縁乃在安豐也。案地說言漢水東行解大别之陂。南與江合。則與尚書杜預相符。但今不知所是矣。沔水與江合流。又東過彭蠡澤。尚書禹

貢匯釋也。鄭玄曰。匯。回也。漢與江闘轉東城其澤矣。又東北出居巢縣南。古巢國也。湯伐桀。桀奔南巢。即巢澤也。尚書周有巢伯來朝。春秋文公十

二年夏。楚人圍巢。巢羣舒國也。舒叛。故圍之。永平元年。漢明帝更封菑丘侯劉般為侯國也江水自濡須口。又東左會栅口。水導巢湖。東逕烏上城

北又東逕南譙僑郡城南。又東絶塘逕附農山北。又東左會清溪水。水出東北馬子硯之清溪也。東逕清溪城南。屈而西南流歴山西南流注栅水。

謂之清溪口。栅水又東。左會白石山水。水發白石山。西逕李鵲城南。西南注栅水。栅水又東南積而為竇。湖中有洲。湖東有韓縱山。山上有城。山北

湖水東出為後塘北湖。湖南即塘也。塘上有潁川僑郡故城也。湖竇。湖水。東出謂之湖竇口。湖水東出逕刺史山北。歴韓縱山南。逕流二山之間。出

王武子北城。城在刺史山上。湖水又東逕右塘。穴北為中塘。塘右四水。中水出格虎山北。山上有虎。山有郭僧坎城。水北有趙祖恱城。並故東關城

也。昔諸葛恪帥師作興堤以遏巢湖。傍山築城。使將軍全端留略等。各以千人守之。魏道司馬昭督鎮東。諸葛誕率衆攻東關三城。將毁堤遏諸軍。

作浮梁陳於堤上。分兵攻城。恪遣冠軍丁奉等。登塘皷噪舊擊。朱異等以水軍攻浮梁。魏征東胡遵軍士爭渡。梁壞投水而死者數千。塘即東興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