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1616.pdf/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日削之饗粥。能厭其謝事之欲。而不能泯其諳練之素心。則有天下者亦何事而不取助於無斁之耋老乎。國家火德紹休。教孝乎元元之民。亦可

謂盡矣。至其歲時養老。憲且乞言。則莫或間焉。寧亦有未暇耶。考之禮。有視哽視饐執醫執爵之事在焉。參之詩。有乞言以成其福禄之美存焉。揆

之前代。則西漢之於孔光。東漢之於桓榮。晉武之於王祥。其區區典禮有所謂不可誣者矣。今必欲迹累前代之闊典。舉而措之吾世。以為甚盛觀

當何施而可耶。莅政誡銘養老 盂聞文王發政施仁。未嘗不先之以鰥寡孤獨四者之民也。文王之德可謂至矣。伏惟皇上奄有四海之廣。兆民

之衆。常恐一物不遂其生。一民不得其養。每詔民間。如有鰥寡孤獨老㓜残疾不能自存者。仰各處官司收養。令郡邑置養濟院。按月給衣糧賑贍。

及有病。命官醫以藥治之。仍仰正官提調。常加存恤。母致夫所。其至仁大德尤有邁於文王者乎。然史民循舊弊。不能體上愛養之意。但懷賄賂之

心。不即具録。遷延沉滯。致使窮民顛連困苦。未免溝壑之患。區區小子。生於窮巷之中。長於蓬茨之下。因知斯𦿔。常為寒心。今尋蒙國恩。一旦擢至

牧養之職。因可革前弊。用心体訪。民間應有合養之民。督令里甲隨時從實具報。依准收養。如此。上可以副聖君愛養之意。下可以遂窮民樂育之

情。豈不偉歟銘曰。鰥寡孤獨。綫疾之人。顛連無告。天下窮民唯我皇上發政施仁。先此數者子養惠均。奈乎民史。惟利惟瑉。庶有失養。哀哀莫仲可

革前弊。救孤恤貧。欽遵皇命。布此陽眷。兼金合璧賦偶 華髮榛筭。 氷髯檜身。 凡老柱石。 先生繪仲。 想其昌之也。蓋使僕僕而拜幽。 想

其貴之也。亦欲常常而見之。 肆筵設席而禮意彌篤。 前鍾後鯁而物儀備陳。 于山致大饗之養。 于以祈分壽之春。 文帝道民。而亦必致

禮。 武皇復敬。而常先禄耆。 方叔非壮猷。則聖魏孰謹。 倭公以壽。則魯酆乃保。 空秋容致禮尊斁舊臣。 則安爾定家益為孝達。 内必

極其愛敬。 外爰加於禮貌 父事高山之老。 師親渭水之賢。 執醬劉牡。漢其禮。 安車設凡以尊其德。 周玄衣夏縞衣。 虞燕禮夏饗

禮。 幸達上齒之年。 宜守燕毛之禮。 自眷酒。 養以深衣。 傳稱嘉惠。 禮刺遺年。 選云秦賜豆。 禮曰行粥糜。 鶴髮旅進。 龍顔肅

逃。 肆筵授凡而湛露恩厚。 札牡執醬而形雲澤施。 三人去兮封迹立畏。 四皓避兮秦邦已。 賜帛以暖其身。 執醬以讀其食。 有上

厚右右學之辦。 有常珍二膳之差。 杖於國杖於朝。 年彌高德彌邵。傳求去論。 咸沐洪休。 賦隔 燕若姚。虞。凡廣事親之遭。 善如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