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2400.pdf/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虜留所許歲增金帛二十萬誓書。復遣耶律仁先劉六符齎其國誓書以來。仍求納字。二十萬誓書。盖明著令夏國納欵事。虜主不恱。欲令弼改之。

弼不可。虜亦卒不肯報其事於誓書。但於國書中叙述爾。是月乙巳。弼等還至雄州。詔即以弼爲接伴事。有朝廷合先知者。急置以聞。弼奏曰。彼求

獻納二字。臣既以死拒之。虜氣折矣。可勿復許。然朝廷竟從晏殊議。許稱納字。弼不預也。宋史全文講義曰。前輩謂讀國史至冨鄭公奉使一事。未

嘗不私切惓惓也。方契丹擁重兵壓境。使者之來。詞意悖慢。上命宰相擇所以報聘之人。滿朝嘿嘿。無敢行者。獨鄭公毅然請徃。入對便殿。忠激於

心。義形于色。仁祖亦爲之改容。遂用爲報聘使。乃單車入不測之虜。庭詣其君。折其口。而服其心。無一語少屈。鄭公所以能爲是者。人皆謂其博洽

多聞之功。余獨有取於入對便殿之數語。壯矣哉。主憂臣辱。臣不能愛其死之言。凛凛乎。與秋霜烈日爭嚴。竊謂推是心也。事求其必濟。功求其必

成。雖鼎鑊在前。而有所不避。雖甘言重幣。而有所不能誘。鄭公惟能如是。故其拒虜主關南十縣之請。却虜主請婚公主之求。請勿許虜人獻納之

二字。皆徃返辨論。不啻數十百語。具見於奉使録之數篇。至今契丹君臣曉然。知通好用兵之所在。伊公之力也。嗚呼。雖古之虜使何以加諸。乙

丑。契丹樞宻副使。保大節度使耶律仁先。樞宻使禮部侍郎同修國史劉六符入見。其誓書曰。維重熈十一年。歲次壬午。八月壬申朔。二十九日庚

子弟大契丹皇帝。謹致書于兄大宋皇帝闕下。來書云。謹按景德元年十二月七日。章聖皇帝與昭聖皇帝誓曰。共遵成約。䖍守歡盟。以風土之儀

物。備軍旅之費用。每歲以絹二十萬疋。銀一十萬兩。更不差使臣專徃北朝。只令三司差人般送至雄州交割。㳂邉州軍各守疆界。兩地人户不得

交侵。或有盗賊逋逃彼此。勿令停匿。至於隴畒稼穡。南北勿縱搔擾。所有兩朝城池。並各依舊存守。淘壕完葺。一切如常。即不得創築城隍。開决河

道。誓書之外。一無所求。各務協心。庶同悠乆。自此保安𥠖庶。謹守封疆。質于天地神祗。告于宗廟社稷。子孫共守。傳之無窮有渝此盟。不克享國。昭

昭天監。其當殛之。昭聖皇帝復答云。孤雖不才。敢遵此約。謹當告于天地。誓之子孫。神明具知嗚呼。此盟可改。後嗣何述。切以兩朝修睦。三紀于此。

邉鄙用寧干戈載偃追懷先約。炳若日星。今綿祀已深。敦好如故。如關南縣邑本朝傳守。懼難依從别納金幣之儀。用代賦稅之物。每年增絹一十

萬疋。銀一十萬兩。前來銀絹般至雄州白溝交割。兩界溏淀。已前開畎者。並依舊外。自今已後。不得添展。其見堤堰水口。逐時决洩壅塞量差兵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