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2929.pdf/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論著之詳焉。七月丁亥楚州發歸朝官至行在上諭宰執曰聞州郡多囚繫此輩久者至經歲不得釋。少涉疑似則殺之。覆燾間皆吾赤子也朕

欲發諸郡拘囚歸朝官盡赴行在存撫之庶幾可召和氣以汪伯彦時政記修入。臣等曰古之王者蓋有殺一不辜而得天下則弗爲者矣彼姦雄

忍酷之言。至曰寧我負人嗚呼人之用心。何止天壤之異哉方建炎之初所在盗起如猬窮荒絶漠。狼子野心之人錯處郡縣有司爲之禁防。或未

過也而太上皇帝惻然哀矜形於聖訓不以防亂備患。而忘淫刑之戒不以艱危多事而廢好生之心。凛然有三代王者之遺風矣是豈秦漢以來

所能仿髴哉八月癸丑臣僚請復常平官講補助之政。廣儲蓄之具從之。十月壬戌詔常平之法歲久多弊頃以紹述爲名雖知有公私不便當

增損更易者亦莫敢言。今止爲常平本法所繫甚大非他司兼領故復置提舉官。尚慮蹈襲前弊反致害民。可明諭天下青苗散歛法永勿復行其

餘條制令葉夢得孫覿張徵討論以聞以汪伯彦時政記及汪藻所記參修臣等曰。常平之法尚矣榖賤則糴。榖貴則糶。無散斂之煩。而有救災之

實公私俱便農末皆利。天下之良法也孟子譏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塗有餓莩而不知發使孟子而爲政於天下常平之法。必在所取矣。彼青苗

出於近世。蓋非常平之舊建炎之初。廢青苗以利民。而有司奉行失指至侵耗常平之積。此詔書所以丁寧繼下也。今官存而事寖弛法具而吏費

䖍。意者朝廷仁愛之心雖至。而責實之政尚寬歟。臣故著初詔于篇。願有稽焉。乙亥上御殿策進士九月庚寅賜李易等及第出身同出身初有

司欲以上十人所對策進呈且請以上意定名次。上却之曰朕委主司取士必不錯乃悉從所擬。不復更易以汪伯彦時政記及汪藻所記參修臣

等恭惟太上皇帝當建炎之初策士于廷一委主司不以一人之好惡爲之升黜。天下之至公也及紹興中權臣罔上假國家之科目以私其子弟

親戚。則聖斷赫然㧞寒畯抑權貴亦天下之至公也惟一出於至公。故静則爲天地之度。動則爲神明之斷傳曰。公生明太上皇帝實有焉建炎

三年三月辛巳臣僚上言宜仿唐制及祖宗舊制應章奏委翰林學士給事中。中書舍人輪日於禁中看詳條陳具奏使是非與奪。盡從公論左右

小臣不得妄言利害既委臣僚乞不差内臣轉送只實封徃復庶免黨與交結之弊詔從之以路允迪時政記修入臣等曰。人主親决天下事。而不

以假臣下。未爲甚害也然天下之亂徃徃輙生於此。秦始皇隋文帝唐德宗皆是聦明過人無待輔助於是疏間群臣厭忽公論。而不知近習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