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3589.pdf/1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父母。此見與天地同功處。此數句。雖然。武王因伐紂而言。然百聖之相傳。六經之緫會。皆不過此道理。此最精處。學者能舍味此四句。則可以通貫

六經。親見百聖。孔氏曰見正義。林氏曰見拙齋全觧。陳經詳觧惟十有三年春。至元后作民父母。惟十有三年春。三字必是差錯。何以知之。中篇

惟戊午。王次于河朔。即書序所謂一月戊午也。豈十有一年。用戊午日渡孟津。至十三年又用戊午日。以次河朔耶。萬一史臣間見之誤。前後傳寫

之訛。或遭秦皇熖烈之後。補綴拾遺。盖未可知也。大會。言諸侯之師與戎狄皆在也。王曰。嗟我友邦冡君。越我御事庶士。明聽誓。嗟者。有憫惻之意。

友邦者。武王為西伯。與國之諸侯皆友邦也。冡君即諸侯。尊之也。御事者。諸侯之卿治事者。庶士者。將卒而下也。孟津之會。不期而會者八百國。此

豈誥語之所能及哉。觀人心之所向。則天意可知。使武王此舉為不義。則雖一國。猶且不得而强從。况八百國乎。明聽我之誓。言惟天地萬物父母

惟人萬物之靈。亶聦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母。此人君之職。天人之至理也。非武王不能為此言。盖以其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者觀之。人與萬物。同

此禀受。然氣質之性。自有偏全。人者。萬物之一也。物得其偏。惟人得其全。故人獨靈於物。盖其入孝出悌。蹈仁履義。與萬物不同者。此其性之靈善

者也。然人雖有此靈。亦有不能保此靈者。必得聖人為之君以愛養之。父母之。然後斯民得以各遂其善。亶者誠信也。言實有此聦明之德也。聦明

亦靈也。非於靈之外。别有聦明。聖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故其德所以獨髙乎天下。觀人與物殊。則天地之愛人。可謂厚矣。觀聖人與人殊。則天地

之愛人。又如何哉。今也。紂失其聦明。是為君者不能保其靈矣。何以化天下之人。而使之保其靈哉。武王以君道自任者也。胡士行詳觧惟天地萬

物父母。至元后作民父母。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至哉坤元萬物資生。故稱父母。元氣生始。初無厚薄。得其全者爲人。得其偏者為物。性之神靈。人

皆有之。而能性其性者。不皆然也。故天必擇其誠聦明者。以全天地不全之功。此又元后之所以稱父母者也。聦明不失此靈耳。非靈外别有聦明

也。陳大猷集傳新安王氏曰。萬物禀氣於天。受形於地。故曰天地萬物父母。廣韻曰。靈。神也。善也。妙也。孝經曰見正義。愚曰。人心俻萬物之

理。才備萬物之能。御物而不御於物。是為萬物之靈。康節邵氏曰。人目收萬物之色。耳收萬物之聲。鼻收萬物之臭。口收萬物之味。聦明。說見堯

典。新安王氏曰。誠聦明者。生知之聖也。元后。說見禹謨。愚曰。天地雖萬物之父母。而不能自全其愛。人雖萬物之靈。而不能自保其靈。亶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