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永樂大典14464.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不可不預爲之謀。當權輕重緩急别擇重師鎮守維揚。則中原動摇。未足憂也。先詔諸將。以利害禍福强弱之說遍諭將士使上下之情通。然後啓

行。則西兵不樂非所憂也。建鄴鎮江。亦各擇重帥使當一面。則兵分勢弱。亦非所憂也。今渡江以圖萬全。非捨淮而不防也。特以淮不可恃而已。若

止防淮而不爲渡江之計則不可。蓋或淮不能遏。猝有三患。亦不免於避地。將見爭舟競渡。而指可掬矣。又况千艘相銜。出入兩閘。度非數日不能

盡。若加促迫必使畢於朝夕之間亦恐舟未脫而漕河涸矣。則所謂渡江。亦非倉猝所能辦也欲望睿慈。詔大臣將帥預行區處。渡江利害。使之盡

善。以俟探報。臣故曰探報速聞。然後在我之計可得而用也。或謂彼能渡淮。則亦能渡江矣。臣以爲不然。昔魏文帝以十餘萬衆欲渡江。見波濤汹

涌。嘆曰嗟乎。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歸。則金人未必能遽渡。理恐然也。後亡韓元吉南澗集十月末。乞備禦白箚子。一虜已深入淮甸。今日所當

防江。未聞朝廷火急措置。如鎮江建康采石池口諸處。人兵各有多少。如何分布宜遣使不住宣諭激勵將士。仍乞指揮沿江守臣。速行團結民兵

於無官兵處。聲勢相望各守江岸。以護鄉井爲意。但得人心齊一。只能奮撃炮石。踏弩放箭。便可守禦蓋虜人恃衆渡江不比華人湏擇岸口。定是

多縳排筏。一時散渡。若止控守渡口。致其别處登岸。不在官兵地分便至失事。一虜若未敢渡江。只據淮甸。得州守州。得縣守縣則江左豈得奠

枕今不知揚州和州尚有大軍多少。並戍馬軍直來甚處會合樞宻行府如何措置。傳聞虜已乏糧煮馬而食。冝宻降處分諸將此事更湏精加察

探。恐其排筏木未備。聲此誤我。若果曾斷其糧道漸至飢乏。乞上手書戒敕諸將。皆以國事爲念。同心戮力。出竒奮撃。但痛敗得一兩陣。使虜遁去。

然後可保無虞。只便退軍保江。膚已宿兵運糧。則山寨水寨之人。何所歸附。將來淮甸。如何攻取。揚州不保通泰遂失海道直與常熟江陰相對矣。

沿江綱運如何運行。豈得但以保江爲言。此事切湏奏知。讅問諸將方畧一自淮上交鋒。今已一月。虜人迫江。又已旬餘。陰雨沍寒。前有大敵將

士勞苦。而朝廷未住常程。雖欲外示間暇。然不急之務皆未省去。無以皷動軍心。儻車駕未順動。宜遣王人遍行撫問。如特支犒設之類。有不可緩

者。并歲幣之費。亦冝且降指揮。依數樁管。欲專充激賞使用。以慰累年積忿冒矢石之心。一虜既垂軍深入。不顧其後。但乞敕諸將之未渡江者。

若果已斷其糧道。虜衆飢乏。則可會合一戰。此貴拙速。蓋慮其濟師運糧。則我軍却當腹背受敵矣。如其不然。彼衆我寡但能堅壁清野。時出竒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