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12.pdf/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馮翊。渭北以西為古扶風。長安志武帝展拓上林東方朔曰如天不為變。則三輔之地盡可為苑。何必盩厔鄠杜乎。按朔所諫。尚在建元年中。而三

輔立名乃在六年。朔不應得以預言。此必史家追為之辭也。師古曰。中尉及左右内史。則為三輔。不以京兆馮翊扶風此說益強護飾焉耳。即顔序

自謂不肯攻撃本文者。皆此類也。唐通以關内道為畿内。而中置京兆府。立尹以治之。城中立兩縣自太極宫前。朱雀門外。至啓夏門内中分通衢。

以為縣境。其東則𨽾萬年。而西𨽾長安。亦放漢也玉海隋志一卷。記三輔宫觀陵廟。明堂辟雍。郊畤等事。唐志一卷。地理六十三家此為之首序云。

孔子作春秋。築一臺。新一門必書于經。今裒秦漢以來。宫殿門闕樓觀池苑在關輔者著于篇。東都不與焉。不著作者姓名。始於三輔治所。終於雜

録一帙。凡二十九條。書目云。其間多用應劭集解。如淳顔師古注援引亦有同者。疑非當時本書。崇文目不載。程大昌曰。𣈆灼所引謂為黄圖者多

今書所無。今書亦明引舊圖如漸臺彪池髙廟元始祭社稷儀。皆言祖本舊圖。又有引顔師古語為據者。又命槐里為興平興平乃唐至德中改。盖

唐人增續成之。思子宫在湖。萬歲宫在汾陰。皆以其宫𨽾甘泉。與正史不合。績志注南北郊。宇文性議明堂今本無之唐志三輔舊事三卷。隋志又

有三輔故事二卷𣈆世撰隋禮志王元規議按前漢黄圖上帝后土壇。藝文類聚文選注漢書注水經注多引之文選注引三輔舊事。曰髙祖立為

新豐食貨志臣瓚注引西京黄圖叙曰民摩錢取屑南史江子一續黄圖。地理志京兆尹故秦内史髙帝元年屬塞國二年更為渭南郡。九年復為

内史衣泰京師為内史。武帝建元六年分為左右内史師古曰表云景帝分置據史記知志誤太初元年更為京兆尹縣十二左馮翊。故秦内史

髙元年屬塞二年更名河上郡九年復為内史武建元六年分為左内史太初元年更名左馮翊縣二十四右扶風故秦内史髙元年屬雍國。二

年更為中地郡九年復為内史武建元六年分為右内史太初元年更名王爵都尉為右扶風縣二十一平元始四年分京師置前燡允後丞烈二

郡京兆馮翊扶風皆秩二千石丞六百石司𨽾校尉征和四年初置察三輔内史始於周苛表七人石慶左内史景元年鼂錯。公孫弘。兒寛自錯至

咸宣六人右内史建元四年鄭當時没黠番係至王温舒九人周之六卿六卿分治之秦止以内史冶畿内漢因之雖失六卿分治之意然内史猶

廷臣也。至太初分三輔之後去大郡無畿判然與朝廷二體矣京兆尹表四十二人始太初元年無忌至元始五年武襄。京兆郡國首。前有趙張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