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12.pdf/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以三輔髙第選守長安令其信必賞罰則薛宣條髙陵櫟陽二令之辠。皆解即綬去東都。居是職者始則王丹。張湛。郭丹。蓋延。次則鄭衆。左馮翊質

壽。京兆尹王堂。右扶風陳禪。左馮翊陳龜。京兆尹楊秉。要以河南尹為重。詩曰。商邑翼翼。四方之極。禮俗翼翼。然四方所則傚。王化所以自京師始

也。周人合公卿大夫之賢。通治六卿。記曰。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夫王畿固天子所自治也。漢以來任京兆尹。然而智進則德退。術勝

則道㣲。吕氏春秋。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宫。擇宫之中而立廟。王制正義周禮大宰云施典于邦國。建其牧。立其監。是畿外

邦國有牧。畿内不置。書林事類司𨽾漢以京師為司𨽾校尉部。置京兆尹。平反罪人。劉德寛好施生。每行京兆尹事。多所平反罪人。注云。言施惠於

人而生全之。反。音𢟷。𢟷罪人。辭使從輕也。地盡可為苑詔中尉左右内史表。屬縣革田。欲以價鄠杜之民。時東方朔在傍。進諫曰。如天不為變則三

輔之地盡可為苑。何必盩厔鄠杜乎。師古曰。中尉及左右内史。則為三輔矣非必謂京兆馮翊扶風也東井輿鬼之分野秦地於天官東方輿鬼之

分野也。其界自引農故關以西。京兆扶風馮翊。前漢地理志。三輔平敞。董卓謂陳紀曰。三輔平敝。四面險固。土地肥美。號為陸海。本傳天府陸海之

地。上註封畿。封畿千里。統以京兆。出西京賦。魏少遊。少選。早以吏幹知名。為京兆尹。請中書門下。及兩省五品已上。尚書省四品已上。諸色正員三

品已上。諸王駙馬。中要用已上親。及女婿外甥。不得任京兆府判。司畿令赤。縣丞簿尉。勑從之。出粟。王起為河中尹。時屬蝗旱。象價暴踴。豪門閉糴。

以邀善價。起嚴誠儲舊之家。出臬於市隱者至之於法由是以氏獲濟為尹慈京邑。鎮撫畿甸。肅清京師。統千里之封畿。領萬户之版籍。表則四方。

監臨三輔。鈎距。趙廣漢為京兆尹。善為鈎距。捕治盗賊如神。人皆稱优。况屬休明之朝。宜蒓表則之位。當堯舜之朝。繼長朝之位。三輔以菽粟當賦。

其令三輔太常郡。得以菽粟當賦。昭記。皆有都尉。三輔郡皆有都尉。宣紀注。元帝省三輔公田。以三輔太常郡圉公田。及苑可省者。振業貧民。元帝

紀。無張繇役。三輔長無共張繇役之勞。成紀詔。共。居用切。張。竹亮切。雍州之域。今京兆馮翊扶風。皆通典注。三輔舉賢良。前漢宣帝紀。詔曰。今三輔

太常内郡國。舉賢良方正各一人。律令。有蠲除以安百姓。京畿。大唐分天下為十五部。京畿。注京兆扶風馮翊等郡是。通與。取則之地。謂京邑也。數

類漢興改秦内史為三部三内史。河上謂南中地也。武帝以為京兆馮翊扶風。是為三輔。京兆。縣十二長安。新豐。司空。藍田。華陰。鄭。湖。下邽。南陵。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