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12.pdf/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如故事遂置四輔又詔設三衛府置三衛侍郎主之擇大臣勛戚子弟。及儒士為親衛勲衛靖衛郎。然四輔始置。兵亦未及五萬。制度猶未就。時三

衛諸郎既多勲戚子弟或不能副上意者時謗言至謂魯公反。設此以囚人主由是四輔三衛皆遽罷。雖魯公亦不敢言復也其後上果聽任宦者

晚年又亦稍厭之。每臨朝御幸至無所詢。顧其應對者。多察視親事宦官之徒爾又北狄犯順。舉兵而南自越大河。略無屏蔽。遂直抵闕下。四輔之

制良可惜云八月丙子。詔改東輔州為拱州。實録但云。改東輔為拱州。没其當日州名今增入十二月乙亥御筆四輔屏翰京師兵力不可偏重可

以各二萬人為額五年正月壬子詔新建四輔城隍廨舍軍營等。漸次興修母得擾民十二月癸亥京畿轉運使張杲言伏見陛下申畫王畿肇新

四輔。改提點官兩員請於京畿增置運判一員從之大觀元年四月戊午詔東輔依舊以襄邑縣漸次營進其以曹州為東輔指揮勿行政和四年

十月乙巳詔襄邑縣復為拱州書林事類國有四輔四卿也卿設如四體大戴禮公輔國之棟梁民所具瞻魏志髙柔䟽體題成數 手列 昴

宿近人正人欽鄰既備必有賦偶有輔有弼 曰疑曰丞。各正乃位。庸欽厥鄰獻可替否。見正容而聞正言陳善閉邪。無過

計而無過事輔弼疑丞左右前後在庭參公位之三於象直房星之四開明補助則我所耳目扶危救傾則予之肱肱。賦隔欽若

姚虞。預在先於察是。備於成誦聖果見於維之五輔管子五輔謂六興七體八經五務。三度此五者可以輔弼國政也外言一

古之聖王。所以取明名廣譽。厚功大業。顯於天下不忘於後世非得人者。未之嘗聞。不得於人。而能使名譽顯當時。功業流後世者則未嘗聞暴王

之所以失國家。危社稷。覆宗廟。滅於天下非失人者。未之嘗聞不失於人而能使失國覆宗者。亦未嘗聞。今有土之君。皆處欲安。動欲威。戰欲勝守

欲固。大者欲王天下。小者欲霸諸侯。言諸侯欲大利則王天下欲小利則霸諸侯也。而不務得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既不務

得人。故必致禍。小則地削大則國亡故曰人不可不務也當務得之於人此天下之極也。曰然則得人之道。莫如利之。利之之道。莫如教之以政故

善為政者。田疇墾而國邑實朝廷閒而官府治。公法行而𥝠曲止倉廪實而囹圄空。賢人進而姦民退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謟諛。其士民貴武勇而

賤得利。賤苟得之利也。其庶人。好耕農而惡飲食。惡費用之飲食於是財用足。好耕農故財用足。而飲食薪菜饒。省費用。則薪菜饒是故上必寛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