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4912.pdf/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而有解舍解放也舍免也下必聽從而不疾怨上下和同而有禮義。故處安而動威戰勝而守固。是以一戰而正諸侯不能為政者田疇荒而國邑

虚朝廷兇小人競邈故𠒋。而官府亂。小人用法故亂。公法廢而𥝠曲行倉廪虚而囹圄實。賢人退而奸民進其君子上謟諛而下中正其士民貴得

利而賤武勇其庶人好飲食而惡耕農於是財用匱而食飲薪菜乏。上彌殘苟。居上位者小人故殘賊苟且也。而無疑舍。下愈覆鷙而不聽從覆。察

也鷙疑也。上既賊苟而不舍。故下伺察而懷疑。上下交引而不和同上引下以供御下引上以恩覆。二俱不得。故不和同也。故處不安而動不威戰

不勝而守不固。是以小者兵挫而地削。大者身死而國亡。故以此觀之。則政不可不慎也。德有六興義有七體。禮有八經。法有五務。權有三度。所謂

六興者何曰辟田疇利壇宅壇堂基。脩樹蓻。勸士民。勉稼穡。脩墻屋此謂厚其生上六者可以厚養其生也。發伏利利人之事。積乆隱伏者。發而用

之。輸墆積墆。貯積也。脩道途便關市。謂所置閣市。皆令要便也。慎將宿。將送貨財。必慎止宿此謂輸之以財。上五者皆生財之術。故曰輸財。所以納

財於民。導水潦利陂溝。决潘渚。潘溢也。渚潘溢者。䟽失之令通。潰泥滯。泥塗為滯者。亦潰决之令通也。通鬱閉鬱閉。亦謂以潰有遏塞者。慎津梁。此

謂遺之以利上之六者所以遺利於民薄徵歛輕征賦弛刑罰赦罪戾。宥小過。此謂寛其政上之五者所以寛裕其政養長老慈㓜孤。䘏鰥寡。問疾

病。弔禍䘮此謂匡其急上之五者。所以救民之急。衣凍寒。食飢渴。匡貧窶賑罷露。疾憊裸露者有以賑救之。資乏絶此謂賑其窮上之五者。所以賑

民之窮乏。凡此六者德之興也六者既布。則民之所欲無不得矣。夫民必得其所欲然後聽上聽上然後政可善為也。故曰德不可不興也。曰民知

德矣而未知義然後明行以導之義。行即七義義有七體七體者何。曰孝悌慈惠以養親戚。恭敬忠信以事君上。中正比宜以行禮節比合也。行既

中正。而又合宜也。整齊撙詘以辟刑僇。撙節也。言自節而卑屈也。纖嗇省用以備飢饉。纖。細也嗇。恡也。既細又恡。故財用省也。敦懞純固以備禍亂。

懞庫也和協輯睦以備𡨥戎。凡此七者。義之體也。夫民必知義。然後中正。中正然後和調。和調乃能處安。處安然後動威。動威乃可以戰勝而守固。

故曰義不可以不行也曰民知義矣。而未知禮。然後飾八經以導之。禮所謂八經者何。曰上下有義。貴賤有分。長㓜有等。貧富有度。凡此八者。禮之

經也。故上下無義則亂。貴賤無分則爭。長㓜無等則倍倍。乖戾也。貧富無度則失。失其節制。上下亂。貴賤爭。長㓜倍。貧富失。而國不亂者。未之嘗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