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永樂大典15140.pdf/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戒之。離曰利亨貞。巽曰利貞。兊曰亨利貞。皆以正言也。三男之卦。則不言貞。震曰亨。坎曰心亨。艮曰艮其背而已。蓋陰柔之質多病於不正。而陽剛

之體。爲能有立也。愚謂。夫兊乃不言之說。也。說。有能亨之理。爲說。之道。利在貞正。說之不以其道。則不說也。盖不以其道。則非貞矣。趙珪觧卦兊

上兊下。一陰在二陽之上。爲陽所說。故爲兊。兊爲澤。爲說。說。萬物者。莫說乎澤。說。有亨道焉。說。之道。利在貞正。如所說。不正。則爲邪謟矣。胡炳文通

兊之所主者。在柔亨。亦主柔而言。柔外故說。而亨。剛中故貞。本義先取剛中。故說。柔外。故利貞之義。何也。卦辭與咸同。咸以艮陽下兊陰。則相感。感

則亨矣。而相感易失於不正。兊以二陽下一陰。則相說。說。則亨矣。而相說亦易流於不正。利貞者。戒辭也。三男之卦。不言利貞。剛固貞也。故咸取无

心之感。兊取不言之說。董眞卿會通李氏舜臣曰。以陽下陰。陰陽相說。故曰兊亨。亦猶咸之所以爲亨。又曰。三女之卦。彖辭必以正者戒之。盖陰柔

之性。多无所守。而兊說。之質。最爲易流。乃若三男之卦。則直論其卦之德。而不復戒之以利貞者。陽剛之性。不至於牽溺也。陳應潤友變易緼兊說

也。内剛而外柔。惟其和說。故亨通而利正。苟持心不正。則和說。之人。近乎同流合污矣。齊履謙本說兊。說。也。行說。于人也。說。則亨矣。而說。又不可不

正。說。人而不以正者。天下多矣。因其可戒而戒之。觧蒙精藴大義先儒曰。有君子之說。有小人之說。陽爲君子。陰爲小人。卦中陽爻吉。而陰爻凶。君

子小人之說。固不同也。蒙謂和而不流。君子爲說之道也。梁寅參義兊有亨之道。然必利於貞。不貞則不能亨。或身雖亨而道則屈也。大抵。三女

之卦。聖人多戒之以貞。故於離曰利亨貞。巽曰利貞。兊曰亨利貞。三男之卦。則不言貞矣。震曰亨。坎曰心亨。艮曰艮其背而已。盖貞者。在於陰柔則

多不足。在於陽剛則其固有也。




永樂大典卷之一萬五千一百四十